第4部分(第3/4 页)
,后续部队负责横渡德军第6集团军(该部队是第6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被消灭后重新组建的)身后的普鲁特河。乌克兰第3方面军向宾杰里发起进攻,突破敌军防线后与乌克兰第2方面军会合,合围位于基什尼奥夫地区的所有德军。与此同时,苏军其他部队将向布加勒斯特和产油区普洛耶什蒂进军。
1944年8月20日,苏军向罗马尼亚发起了进攻。宾杰里方向的进攻遭到德军两个师的阻击,而北部地段的进攻仅遭遇罗马尼亚部队的抵抗。许多罗马尼亚部队并不真心支持德军,许多部队在撤退或投降之前仅仅进行了一些象征性的抵抗。尽管如此,德军最初认为苏军的威胁并不严重,计划撤往雅西南部的一座山脊进行抵抗,他们已经在那里建立起一道防线(图拉真防线)。然而,事实很快证明,苏军的进攻势头比预期的要顺利得多,苏军装甲部队未遭遇任何抵抗就占领了雅西城后面的高地。这种情况打乱了德军的计划,德军指挥官汉斯·弗里斯纳被迫命令部队向普鲁特河方向撤退。次日清晨,乌克兰第3方面军突破了宾杰里阵地,德军立刻面临被合围的危险。
随着苏军不断向前推进,罗马尼亚战线即将全线崩溃,这种局面引发了布加勒斯特的政治危机。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二世利用这一机会宣布解散政府,发表了一项愿意同盟国协商停战的声明。德国随即向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派出了6000人的纳粹党卫军部队,但他们很快发现,罗马尼亚人非常乐意调转枪口对准他们名义上的盟友———德国,准备进行积极抵抗。
汉斯·弗里斯纳将军经过研究后认为,罗马尼亚的形势令人沮丧,保持德军在罗马尼亚地位的惟一途径就是废除其国王。于是,他立即下令暗杀卡罗尔二世。8月28日,德军俯冲轰炸机轰炸了罗马尼亚王宫,但未能完成暗杀国王的任务,许多罗马尼亚平民在轰炸中伤亡。然而,德军暗杀罗马尼亚国王的企图,加之轰炸所造成的平民伤亡,只能激起罗马尼亚人对前盟友的反抗。8月29日,罗马尼亚向德国宣战。
弗里斯纳将军现在不得不面对这一灾难性结局,他下令手下所有部队撤往匈牙利,同时在撤退途中封锁喀尔巴阡山脉和以特兰西瓦尼亚阿尔卑斯山口。但是,实际情况远比想像的复杂得多,德国第6集团军已经在普鲁特河东岸陷入了两个包围圈之中,根本无法撤退。此外,一些德军准备撤入保加利亚境内,这种局面引起了保加利亚政府的不安。当时,虽然保加利亚是德国的盟国,但并没有对苏联宣战。因此,保加利亚政府担心德军使用本国领土,可能促使莫斯科方面认为这是一种敌对行为。于是,撤退的德军刚一进入保加利亚境内,立即被保加利亚军队解除武装,随后被送进了俘虏收容所。就在保加利亚努力削弱与德国的关系的同时,苏军正在忙于继续向前推进。8月30日,苏军攻克普罗耶什蒂,次日攻占了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
苏军进入罗马尼亚领土的同时,近卫第4坦克集团军群受命消灭企图突围的德国第6集团军的残部。苏军占据了空中优势,可以调用大量飞机阻止德军车队实施机动。8月26日,德军第6集团军群终于突破苏军阵地,打开了一条通向普鲁特河的通道。这是德军惟一可能的逃生之路。当成千上万的德军涌向相对安全的河边,试图撤向河对岸时,发现苏军已经调集了大批的火炮和坦克在此等候。
第4章 鏖战巴尔干(4)
结果是可以预料的,苏军的重炮轰炸给德军造成了大量伤亡,幸存的德军被迫跳入普鲁特河拼命向对岸游去。不幸的是,德军很快发现自己认为的河岸实际上只是河道中间的一座小岛。一些德军试图从小岛上继续游向西岸,但发现苏联近卫第4坦克集团军群已经在河对岸守候。为了让残存的德军投降,苏军派出几名使者进行协商。但是,由于德军指挥体系已经被打乱,苏军最终并未获答复。最后,苏军向小岛上发射了大量炮火,迫使德军从岛上再次跳入河中。几千名德军士兵死亡,残存的德军大部分成为了俘虏。炮击结束时,德军第6集团军群已经全军覆没。就这样,在9月初的战斗中,该集团军群的27.5万官兵,阵亡12.5万人,其余15万人被俘。
保加利亚
在夺取了罗马尼亚的交通线后,苏军将注意力转向了保加利亚。尽管保加利亚尽了最大的努力避免同苏联发生战争,但事实证明这个想法是行不通的。无论保加利亚政府如何解释,都无法使苏联信服,双方之间的谈判最终破裂。苏联宣布保加利亚有可能成为撤退德军的避难所之一,而这是一件无法容忍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