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页)
于外部环境。因此,将经济增长点由投资和出口转向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是必要的。
让中国经济开好车(1)
本次经济危机必然会带来全球产业结构新的调整和分工。具体而言,一是借此机会调整产业结构,二是调整经济增长模式,中国政府和企业都应该主动出击,等待可能意味着死亡。可以说,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是金融危机留给中国最大的成果。
为此,政府提出了“保增长、促发展”的宏观战略,拉动和扩大内需,以求改变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的局面。“保增长”,不是为增长而增长,在“保增长”的同时,还要“上水平、增活力、重民生”。也就是说,要通过应对这场危机所进行的调整,使今后经济增长的质量有明显改善。
“上水平”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结构调整和优化,二是发展方式转变,进而使服务业增加值、消费需求等上升,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下降。这些指标的变化,就是经济增长质量提高或降低的具体表现。
“增活力”是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改变经济增长的激励机制,以使经济增长获得持续的动力,充分利用这次危机产生的“倒逼”效应,加快以转变职能为主要内容的政府改革和以形成创新驱动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改革,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开拓更大的空间。
“重民生”则是经济增长的归宿,是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保增长”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积极扩大就业,主要措施就是积极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这就将经济增长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紧密结合了起来。
这样一个增长的新模式,是需要分步骤实施的,我们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可以大体分为三步:第一步,就是通过目前大力进行的“铁公鸡(基)”投资,来防止经济大幅下滑,这个过程可能在2~3年内基本定型;第二步,更多的是在保障民生方面的投资,即加大保障房建设、医疗体系、养老金体系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等的力度,这一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投资启动消费,可能需要3~5年能取得较大成效;第三步是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调整基本完成,这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实现。
4。制胜关键棋子:农村改革
中国下一轮的增长需要依靠内需的扩展,问题的关键是,启动内需的钥匙在哪里?
内需不足的成因很多,比如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以及中国人传统的重积蓄、轻消费的观念等,但是其中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九亿农民被摒弃在消费大军之外。最新数据表明,2008年1~8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8439�2亿元,县以下的品零售额只有14146�3亿元,占比仅为20%。这表明,占我国总人口2/3的农村人口,其消费占全社会比重仅为1/5。
如何将九亿农民纳入主流消费人群,这才是启动中国内需的关键。如果将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2008年为3万多亿)的比重能提高10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每年新增30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和我国24万亿元左右的GDP相比,这个新增数字显然不容小视。在目前的财政保障条件下,农户面临的困境是“看不起病、养不起老、顾不了小”,大量农户陷入了医保、养老和下一代教育构成的“三角压力圈”中。这意味着即便有多余的一点钱,农户也不会轻易用于消费,而是将钱用于保障,在“三角压力”未减轻之前,农户会抑制消费。启动内需也就变得困难重重。
让中国经济开好车(2)
所以,要解决长期困扰中国发展的内需问题,必须首先提高农民的收入,使他们有能力消费。毋庸讳言,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城乡差距却是越拉越大。
目前,农村发展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二是农民收入水平明显偏低,增收难度明显偏大,农民相对贫困在加速;三是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
要解决上述问题,农村的二次改革就必须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完善农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建立农民增收机制,以及缩小城乡差异、打破二元结构等方面下功夫。其中,改革的突破口又在于土地、户口和金融,特别是土地制度改革至为关键。现有的土地制度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土地可以抵押取得贷款,农村土地就不行,这使得农民的土地、房屋等财产不能交易,不能形成资产,从而农民也就无法扩大再生产,只能维持小农经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