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4 页)
院校,但那个人很快就会忘掉这件事(他会记得他还有一个女儿议员没有帮忙)。但同样是这个人却永远不会忘记曾经为议员的竞选捐过款。有意思的是,赞助人和政治家在提到对方的时候,却表现出一种不对称性:给予者把接受者称为“朋友”,接受者则称呼给予者“赞助人”。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信奉凡事不求人的原则,这种作法所拒绝的不仅是对方的直接赠予,还错过了比赠予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从接受他人赠予中所产生的对他人的影响力。千万别忘了,在那种情况下,起作用的一条基本运算原则是:只有可以收回的帐目,才能计入到资产中。那些过去帮助过你的人,也是将来最有可能帮助你的人。从事资金募集工作的专家们最看重的就是以前各次竞选中的“资助人名册”;他们心中有一个已经过科学验证的观点,那就是,只要你提出要求,人们往往会“继续投注来坚挺过去的投注”。你的目标就是争取使你自己成为他人帐上的资产,建立你自己的“赞助人名册”。 我们就生活在一个举债的社会中,在这个社会中,公民和他们的政府一样都靠一种债务网络生活——拿出实物抵押,向银行贷款买车,等等。然而,这套适用于买房买车或者贷款上学的逻辑,在涉及非财政方面的信用时却被人们忽视了。  
第三章 索取要比给予更好(6)
我们还没有开发的最大的资源不在阿拉伯沙漠之下,也不在阿拉斯加北部斜坡附近,它就存在于千百万颗无人光顾的心灵中。一个竞选总管的最大罪恶莫过于让一个潜在的志愿者得不到什么事情做,而怅然地离开竞选指挥部大楼。 让你的事业成为他人的希望所在吧!那份希望会成为他们帐上的资产,也就是你成功的机会。他们在你身上的投资越多,就越有可能一次又一次地投下去。 有些人害怕接受别人的援助,因为他们担心给自己套上绳索。然而,事实上,人们对政治候选人的援助,很少是那种处心积虑、斤斤计较的交易,要在将来为时间和财力上的付出得到某种实实在在的相称补偿。他们的援助往往会构成某种更微妙的交易:一种对行为本身的价值进行的投资。 每次我参与政治竞选工作,从国会议员到总统选举,我都会感到情不自禁地被事情本身所吸引,竞赛本身就能使我几乎如醉如痴。 人们喜欢自己能被别人所求——无论是要求他们出谋划策,还是提供援助,或者是对你给予任何形式的关注——都会使他们感到自己更有价值,感到自己的存在更真实。联系双方的纽带就这样得到了加固。正如你很难投票反对一个在你家沙发上睡过觉的家伙,你又怎么能打击那个你一直在为他出谋划策的家伙呢?曾在卡特总统手下担任美国贸易代表、布什总统时期出任驻俄罗斯大使的罗伯特·施特劳斯,就是深谙这套招兵买马技术的一代大师。 1980年,他在助选途中穿过费城古老的百勒维…斯特拉福饭店走廊时的情景,今天仍然留在我的脑海里。他突然发现一个他并不太熟悉的人在与一个完全陌生的人谈话。如果换成一个不那么老练的人,只会简单地与那个和自己还没有什么交情的熟人打个招呼。但施特劳斯却直接和那张新面孔打起了招呼,从而通过一记“边路传中”把一股熟悉劲儿传给了另一个人:“他是不是又在和你胡说八道了?他的话我从来不信,一句都不信。” 施特劳斯对他认识的那个人微笑了一下,然后继续向前走了。就在那样偶然的一瞬间,他的收获要相当于花一个星期时间拉赞助、套关系的价值。 其中的奥妙何在? 首先,施特劳斯不拘小节的闪电式招呼会让那个陌生人惊喜地联想到,自己正在和一个全国性政界要人的朋友交谈。在那一刻以前,他竟然丝毫不知道自己的伙伴有这样优越的地位。从他亲眼目睹的这种无话不说的亲密一幕看,他的朋友不仅认识施特劳斯,说不定当年还是战友,并肩参加过什么瓜达卡纳尔战役呢! 其次,还有一个同样奇妙的效果。施特劳斯加强了与那个他认识的家伙的关系,却甚至连话都没有对他说一句,施特劳斯以前很可能见过他一次,并且可能连他的名字也想不起来了。 那个家伙就是汤姆·多尼隆。这位在几次民主党总统竞选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的人,有一次凌晨四点半在家中被施特劳斯的电话叫醒:“快从被窝里滚出来,你这个狗娘养的小左派分子。再过几个小时我就要在电视里出现了,是在那个叫《今天》的节目里。” 对多尼隆来说,这种粗暴无理的起床号是“施特劳斯做过的最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事情”。被施特劳斯这样重要的大人物请求出谋划策,这比什么好听的话都管用。“人们,”多尼隆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