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4 页)
张学义见了老娘就笑着打招呼,“呵呵,妈我回来了,跟你打个招呼,明天上边让坐船去江西,要去前线了。”
“别跟我撤没用的,你说,刚才是怎么回事,越来越没规矩了,离开家,没有你干爹干娘管教你,你就无法无天了,你居然也学会压花窑(辽西土匪帮比较忌讳抢男霸女的事,对这一类的事全概括成压花窑,在帮里这是重罪一旦犯了掉脑袋的),你长本事拉?”张学义的老娘不怎么爱生气,这也是当着用人第一次发火。
管家李嫂和厨子赵嫂还在那哭,“不是,我不是喝了点酒么,要不这么地,我补办个手续,把她们俩娶过来不就没事了么?她们也是包办婚姻,也不幸福是不是,头婚随父母二婚随自己,她们俩愿意我吃点亏,当回嫩草。”张学义读过书白乎起来词儿是一套套的,他学点本事到现在没看出来他用到正经地方。
“你个兔崽子我看你是活够了。”老太太一生气把枪拽出来了,一支左轮枪就顶在张学义的脑袋上。
长这么大这是张学义第一次被老娘拿枪指着头,老太太真想打儿子?那不可能,谁不心疼自己家的孩子,老太太也是绿林闯荡过的,什么不懂,她这么做是给外人看的,张学义马上跪地磕头,“娘我错了,您别打我,我感觉活的还挺好。”他还厚的脸说这些。
这一折腾把两个用人吓坏了,李嫂、赵嫂一看就害怕,这要出人命,真出了事她们的饭碗可就砸了,来这家干活钱很多,非常非常多,干一个月的工作拿好多大洋,比别处干一年还多,而且吃的好住的好穿的好,那年头生活难那,她们俩是穷人家出来的,一般人家还不愿意让女人抛头露面的呢,实在难的不行了女人才出来做事,两个被害人想到自己的经济利益,想想家里公公婆婆吃药,孩子吃饭读书,那样不要钱?一想到以后怎么生活她们也害怕,断了自己的生计怎么好,吃点亏就吃吧,马上给给老太太跪下。
“老夫人开恩,饶命那,我们都这把年纪,也没什么好怕的,您饶了少爷吧。”俩用人跪下磕头。
“不行,你给两位赔礼,直到人家原谅你才许起来。”老太太也不傻,见台阶就下,聪明的很,倒退二十年那也是了不起的女侠,骑马可以双手打枪,长拳短打马上步下,冷热兵器那都样样精通,只是从小读书少点罢了又为生计做了土匪。
张学义一看有台阶下马上给被害人磕头请罪,“两位息怒,我愿意认错赔礼道歉,我给每人陪一百个大洋了解此事,不知道二位愿意不。”
一人一百大洋,那是钱,营长一个月才四五元钱,这么好赚的钱谁会放弃?李嫂、赵嫂那有不动心的,想想自己年纪又比他大,怎么想也是自己占了便宜,一看有钱赚收手吧,她们俩马上点头同意此事到此为止。
一晚上就处理烂事儿张学义倒头就睡,没跟老婆说去江西的事,这事没法跟老婆说,老婆是出身辽西地主家庭的,共产党打地主分地给穷人她估计不赞成,现在张学义就担心暴露自己,绝对不能跟老婆说,知道自己亲近共产党和红军的,都是跟自己磕头的兄弟,这些人都是没地的自由民,他们心里是反地主的,所以不会害自己,游侠、土匪比地主套可靠的多。
一夜无话,早上章韩打好背包就来找张学义,他穿好军装带了一支手枪就坐黄包车了来到张学义家,张学义早上也穿好军装,打点好背包带好自己的武器就在往门外走,云玉站在客厅门口目送他离开。
“哎,我就不明白,你留在南京警备司令部多好,何必去前线呢,大城市里多好呀,比山区战场好的多,那可危险呢,你要被###抓住会被喀嚓了的。”张学义故意吓唬他。
“你也不是么,放着中央陆军学校的书不念去那找乱子。”章韩边聊边边伸手又拦了几辆黄包车,因为这次去的不光是张学义一个人,也把他的几个助手也调到江西去,他们两个上尉坐黄包车两人有说有笑的走在前边,张学义的两个跟班坐车带其他行李坐后边的车就一起赶奔码头。
码头上戒备森严,江苏地区的部分中央军精锐部队正在登船,运兵船上挂着青天白日的国旗,也挂着陆军军旗,一群穿着新军装的步兵背着崭新的德制毛瑟枪,腰上挂着刺刀水壶等物品,显得军容十分整齐,张学义心想我从小没少见军队,这么漂亮的军队还不多,他们穿这么干净能打仗么。
后勤军官们佩带的似乎是什么准尉军衔,正指挥当兵的把很多大米也装到船上,张学义不了解中央军,一看人家吃的是大米就知道北伐老蒋怎么赢的,可以说全中国中央军吃的最好,到现在东北军吃的高粱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