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页)
任都算在他头上,那是不公平的。北宋的灭亡是一个“积弱”的历史过程,赵佶不过是刚好赶上了那最后灭亡的时刻。在北宋灭亡的问题上,要负主要责任的不是他,而是开国皇帝赵匡胤。
赵匡胤当上皇帝后,想坐稳帝位,不仅自己坐稳,还要让子孙后代永远坐稳,不让别人篡位。一个人再伟大,也管不了身后事,可赵匡胤却管到了,解决了臣子篡位的问题,在他之后,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发生过将相篡位的事。所以说,赵匡胤不是伟大,而是特别的伟大,在我看来,应该算作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
为解决这个问题,赵匡胤采取了许多办法。其一,“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当时将领们的兵权。但这只能管用于一时,如果不改变封建王朝的政治体制,“杯酒释兵权”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其二,设立“枢密院”,任命枢密使,负责军事。这一方面将军权与相权分离,宰相再也不能管军事;更一方面,枢密院负责指挥调动军队,但不掌握军队,掌握军队的是各地宣抚使,但没有调兵权,其实是将掌兵权与指挥权分离。掌握军队的人,不能指挥军队,指挥军队的人,不能调动军队,互相牵制。其三,文人统军,军队正职全由文官担任,武将只能任副职。其四,将精锐军队集中在首都周围,称“禁军”,老弱病残散布在边境,称“厢军”。其五,频繁调动将领,“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将领们难以培植亲信势力。其六,“崇文抑武”,降低军人地位,普通士兵大多是罪犯,被称为“贼配军”。文人通过科举很容易爬向高位,而武将升迁如同登天。终北宋一朝,只有狄青一员武将当过副宰相,还很快就被免职。其七,军人终身服役,有60多岁尚在守卫边疆者。其八,将造反起义的农民全部收编为军队,“招安”政策由北宋开始。后两条导致军人数量庞大,到北宋中期,军队人口已占全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军费沉重,到北宋中期已占全国财政总支出的60%……
这些还只是从军事上谈,其他相关配套的政治措施还有许多。说清这个问题得另写一本书,本书只能点到为止。总之,这些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将相篡位问题,使赵家天下从此稳如泰山。北宋的皇帝有多半最后都得了遗传性的精神病,但谋朝篡位的事却从未发生。五代时皇帝轮流做的事情,被赵匡胤彻底划了句号,你能说他不伟大吗?
这些措施改变了中国封建王朝的政治体制,保住了赵家天下,却导致整个国家的军事“积弱”,个中原因,聪明的读者条分缕析,推想可知。想当年赵匡胤区区20万军队就统一了天下,还打得契丹只有招架之功,而到北宋末年,国家财富翻了几十倍,军队人数翻了几十倍,军事实力却弱到一触即溃望风而逃的地步,国家的灭亡,也就在所难免了。你说,这能全怪宋徽宗赵佶吗?
军事“积弱”的问题,有识之士早在北宋初期就意识到了。王安石变法,就是想解决这个问题。但王安石并不敢改变赵匡胤制定下来的这些根本制度,因为改变这些制度,将动摇皇权,这是皇帝绝对不会答应的。王安石只能是在财经上做文章,所以他的变法,只是隔靴搔痒,最终的结果只是帮北宋政府聚敛了财富,却解决不了军事“积弱”的问题,失败就在所难免了。这个问题要想说清又得专门写一本书,本书也只能点到为止。
赵佶轻佻
北宋元符三年(1100)正月,年仅25岁的哲宗驾崩,没留下子嗣,皇帝只能从哲宗的兄弟中挑选,当时在世的包括端王赵佶等五人。宰相章惇提出,按照嫡庶礼法,当立哲宗同母弟简王赵似。向太后不同意。章惇只好改口说,若论长幼,当立年长的申王赵佖为帝。然而,向太后看中的恰恰是赵佶。
赵佶并非向太后所生,但在向太后心目中印象良好。赵佶每天都到向太后住处请安,称得上是又聪明又孝顺的孩子,因此向太后偏爱他。章惇是反对端王即位的,他认为“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向太后却不以为然。知枢密院曾布首先附和太后之议,尚书左丞蔡卞、中书门下侍郎许将也相继表示赞同。章惇势单力薄,不再争辩。赵佶就这样被向太后、曾布、蔡卞等人推上了皇帝宝座,他就是宋徽宗。 赵佶生于元丰五年(1082),自幼养尊处优,逐渐养成了轻佻浪荡的性格。他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随着年龄的增长,赵佶迷恋声色犬马,游戏踢球更是他的拿手好戏。他以亲王之尊,经常微服游幸青楼歌馆,寻花问柳,凡是京城中有名的妓女,几乎都与他有染,有时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