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3/4 页)
元俨说:“我们现在怎么办?”
志慧禅师哈哈笑道:“这几天我帮你们找个地方,好好修练下武功。既然你们得到‘武穆遗书’,那天下苍生就交由你们了。”
接下来一段时间,杨鹏举和元俨就在东林寺院外的一个山洞里全心的习文练武,杨鹏举的功夫是日日见长。
这一日,志慧禅师让送饭的僧人带来消息,让他们回寺一趟。
志慧禅师笑哈哈地问二人:“你们的功课做得如何了?”
杨鹏举看了看元俨对志慧禅师道:“这几日我两人并没有偷懒,只是岳元帅的武学太过深奥,我也是初窥门径而已。”
志慧禅师一愣道:“这么几天就敢说找到门路了?杨施主请注意了,老纳要试试你的武功。”
杨鹏举闻言,忙凝神以待。只见志慧禅师坐在原地,没见有什么动作,就觉得一股力量缓缓而来,就像是有人推着一堵墙过来。杨鹏举忙使出“龙生九子”来化解,只见他双掌一分,几股暗流冲向这壁看似毫无破绽的气墙。志慧禅师见势不对,忙聚力又往前推进。先前是怕杨鹏举受不了,已就用了二分力气,这下他不得不上到五分。杨鹏举陡然觉得压力增大,忙接连使出龙德在田、龙血玄黄,可是没有缓解平息下来,他只得用上技击后面五招中的第一招,这也是他才参悟出来的“龙行虎变”,他知道这招威猛,所以也没有使上全力,八分多一点,不过这样一来,威力大打折扣,要知道岳元帅创这套拳的目的就是要在最短时间内将对手打到,所以基本上全是攻击,必须全力施为。就算是如此,志慧禅师也是一惊,他的气墙破了。
志慧禅师坐定身子慨然道:“岳元帅果然不是凡人,这招到是不世出的绝招。如果是我和岳元帅交手,我恐怕早就输了。”
元俨说:“大师言重了。大师的‘无相神功’也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而且只用了五分力,要不然,杨鹏举岂能攻得破。”实际上元俨见这套技击威猛异常,也是暗暗高兴,但她怕杨鹏举这小子不会说话,让志慧禅师难堪。
只听杨鹏举说:“没想到岳元帅的武功如此威猛,我怕伤到你,还留了点力气下来。”
元俨冲杨鹏举说道:“你不说话不行呀?”
杨鹏举愕然道:“我咋了?我在禅师面前得说实话呀?”
元俨摇着头说道:“你真不知道大师让着你在?”
志慧禅师道:“难得,难得,他是真性情,我喜欢。你也是个武学奇才,岳武穆的武学和别门派武学不同的地方就是以怒气作为内力。而怒气的养成非得有特殊的缘由不可,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看来杨鹏举能够有现在的成就已经受了不少苦了,但是也正因为你得到了岳武穆留传于世的绝学,你就得担当起拯救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重任,所以你肩上的担子重,你要走的路还远。天下自岳武穆以来,像他这样的血性男儿再也找不出来了。我希望你作为他的弟子,把他的精神发扬光大。”
67。 第六十七章受命下山
杨鹏举恭恭敬敬地说:“弟子会的。要不然对不起那么多关心和帮助我的好人。”
志慧禅师颔首道:“不错。看来大家都没有看错你。我再传你‘无相护体神功’,虽不能作为武功打斗,护体还是可以。”杨鹏举谢过志慧禅师。
志慧禅师接着说:“早上南丐张冲冠飞鸽传书,邀请各大门派围剿明教总坛搁船尖,时间定在腊月二十,距今天还有五天。”
元俨说:“这张帮主是不想让明教的人过年了。”
志慧禅师道:“哎,此话说得过早,明教帮众过万,不要说分散在各地的分舵,单是搁船尖三十六洞都够得江湖同道一博,还有十道天然石门。”
元俨说:“大师说的是‘石门九不锁,天门夜不关’。”
志慧禅师说:“正是。”
元俨说:“张帮主是怕岳元帅的遗物落到明教手里,酿成大患,而且明教一直就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因此张帮主必须除去。”
志慧禅师说道:“这也是你打的主意,对吧?”
元俨吐了吐舌头,不再说话。
杨鹏举问:“你和明教也有过节?”
元俨说:“我严格说起来和明教并没有过节,说真的我有时=无=错=小说=m。=QuleDU=候还挺支持明教的。现在的朝廷昏庸无道、奸臣纵横、民不聊生,也只有你们这些遗老才帮助朝廷。我设这计并没有想到是丐帮和明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