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页)
了收复辽东,当会不惜一切,全力支持。〃袁崇焕带着乞求的目光,〃首辅大人是晚辈座师,情况俱已洞悉。宁远将士已经成为衣食无着的饥民了,我身为督师,忧心如焚,现今已是无路可寻,无路可走!〃
韩■沉思片刻后,决绝说:〃皇上心系辽东边陲,打破常例,改变旧规,倒有可能。再找次辅钱大人商议。〃
袁崇焕感激道:〃谢首辅大人!〃
韩■一脸正气:〃这是国家大事,身为首辅,理当义不容辞!〃
疏文到了乾清宫,崇祯果然皱起眉头:〃辽东拖欠军饷,引起哗变,袁崇焕请饷,发放内帑,朕悉听阁臣商议。〃
身居首辅的韩■首先出班奏曰:〃臣思虑再三,请陛下将内帑转入大仓,星夜发往辽东,急救宁远,以解燃眉之急。〃
崇祯闻言,露出为难神色,于是将目光转向了陈演:〃陈爱卿,难道非得动用内帑不可?〃
第48节:怒斩枭雄(2)
陈演这只朝堂上的变色龙,他眨着那双小眼,先看看韩■,然后目视崇祯,从皇上那紧锁的眉宇中,他已洞察皇上心中的隐秘,于是他立即心领神会地奏曰:〃陛下!内帑为私,辽饷为公,公私区别,泾渭分明。神宗祖训,凡是请发内帑者,一律处死,祖宗典章,陈演岂敢违背!〃
明明是他鼓动袁崇焕请发内帑的,现今他却如此的激昂慷慨!对此,首辅韩■气愤地盯视陈演一眼:〃如此说来,老臣及袁崇焕罪当处斩了?〃
崇祯见此,连忙摆手制止:〃祖宗规矩不可轻易改变啊!朕希求如何变通。〃
陈演越加看清了皇上的心曲,立即进言:〃陛下:臣以为变通之法,当即刻加派税赋,再添辽饷。〃
韩■虽然年近七旬,但依然不改其忠耿本色,他再次出班反对:〃苛税于民,当以为耻!辽饷已经加派三次,百姓穷困潦倒,不堪重负。只得背井离乡,四处逃亡。民逃成匪,额外加派,断不可为!〃说着动情地对崇祯施礼相求,〃老臣来日无多,恳请陛下以天下仁爱之心,发放内帑,暂解边关之急!〃
崇祯因登基之前是个被歧视、冷落的亲王,本来就不富裕,加上魏忠贤之流的减扣,所以崇祯养成了一种勤俭乃至悭吝的性格。请发内帑,宛如挖他心肝,但袁崇焕和韩■等人所言,又句句在理,且之前自己又曾满口应允袁崇焕供给问题,作为至上至尊的皇帝也不好轻易改口。既不好改口,又不愿应承,崇祯于是转身对站在一边的周延儒,询问道:〃周爱卿,你意下如何?〃
周廷儒一直察言观色,已窥视出崇祯的两难,立即投其所想:〃首辅大人迫于军情,内帑不得不发,但非经久之策!臣以为:宁远兵变,内帑饷之;要是锦州兵乱,内帑再饷之,此例一开,各边纷纷效尤,陛下有多少内帑发放呢?〃
崇祯闻言高兴地连连点头。
散朝后,崇祯将周延儒单独留下,请到了御书房。崇祯破例起身,并亲自给周延儒倒了杯茶。
周延儒是万历年间的进士,人长得白白净净、清秀飘逸,加上和声细语、举止端庄,原本就受崇祯的喜爱,而今天又一语道出了崇祯的心声,崇祯对其便越发宠爱有加了。
〃延儒所言,令朕茅塞顿开!〃崇祯满脸笑容地说,〃朕单独召见,想细问先生:袁崇焕忠心可嘉,怎么会如此斗胆请发内帑呢?〃
周延儒心知受皇帝宠信的机会来到了,故显得特别地斯文有礼:〃陛下,臣以为山海关宁远并不缺粮,何以会产生哗变?其中必有隐情。〃
崇祯立时一惊:〃哦?必有隐情?〃
〃骄兵悍将胁迫,袁崇焕不得已而为之啊!〃
〃噢!〃崇祯恍然大悟,〃不过,辽饷不增,袁崇焕也难以五年复辽。请先生言明,如何能不动私库,既不增添税赋,又能增加辽饷呢!〃
〃这……〃周延儒沉吟少许,又进一言,〃臣有一孔之见:旧制驿传只行于都城内外,现在遍行各地,疲劳往返。为解民困,增拨辽饷,陛下可减裁驿站驿卒,一年可节省四十万两白银,也可谓还之于民!〃
崇祯见周延儒胸有成竹,侃侃而谈,遂连声赞道:〃先生一孔之见就解了边关之急!依卿所说,裁减驿卒,还之于民!〃说着一声吩咐:〃来人!〃
王承恩闻声走进来:〃奴才在。〃
崇祯道:〃赐阁臣周延儒玉如意一只!〃
周延儒接过王如意,受宠若惊地面君而跪:〃谢陛下!〃
崇祯元年(1628年)十一月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