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页)
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孔子的出生地鲁国是周公之子伯禽的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十分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从孔子的家庭背景看,他的祖先是殷商贵族,是以殷遗民的身份在周初迁往宋地的。经过几代的繁衍生息,当孔子出生时,他的家族已经没有“贵族”的氛围;然而因为遗传的因素,在孔子的身上还能多少体现出殷遗民的气息。而且,由于孔子少年丧父,家境凄凉,故而使其早年不仅得到严格的生活锻炼,而且使他得以继承殷商遗民中儒者代代相传的所谓贱民职业,即帮人料理丧葬事宜。《论语·子罕》记载孔子对其早年生活的回忆时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所谓“鄙事”,似即孔子所说的“小人儒”,即以相礼为职业的业儒。
艰辛的生活促使了孔子的早熟。大概十五岁左右,孔子就立志苦学,立志以个人的奋斗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苦学和向高人不断地请教,孔子在三十岁之前已具有相当丰富的古代典章制度、礼仪文化方面的知识,故而他敢自信地宣称:三十而立。只是从生活实际状况来说,孔子只是立于“礼”,有了明确的世界观和人生态度,但其实际生活状况似乎尚未有大的改观。孔子在三十岁之前虽已确立了人生信念,但其生活之资仍然来源于那些孔子认为比较低贱的职业,即为人委吏、为人乘田。
当时,由于官学的颓废,私学兴起,个人聚徒讲学已成相当风气。孔子也开始招收学生,以学生的“束脩”(学费)作为生活之资。当然,招收弟子、聚徒讲学绝不是孔子的终极目标,他在讲学的同时,也开始尽可能地介入鲁国的政治,但一直没有什么作为。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多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
当时的鲁国,政治极不清明,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在这种政治混乱的局面中,孔子深感在政治上无所能为;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止自远方,莫不受业焉。”致力于建构完善的讲学和思想体系。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51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周游列国的目的是寻求可能在政治上进行合作的伙伴。然而,或许因其主张不太合乎君王的口味,或许因为其他人际方面的原因,总之,孔子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既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使用,反而落得个凄凄惶惶如“丧家之犬”的处境。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但并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孔子只好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无奈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