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1/4 页)
殖韵悖 �
鱼儿从来不会放过调侃杨六郎的机会,况且往往杨六郎被鱼儿说得越是着急急着辩解,鱼儿就越是想调侃他!
只见鱼儿一脸调皮的冲杨六郎眨了眨那双水汪汪的大眼,很快就又出言酸了杨六郎一回:“对对对,她们的确是都喜欢围着你转!可上我们铺子里买物事的不是大婶就是大妈,她们可都是孩子的娘了,就是小哥你想娶她们也嫁不得!嘻嘻……”
“阿妹,你是不是要把你小哥气死才开心?!你这小丫头,就知道欺负我!你……”
“好了,你们兄妹俩别再闹了,”刘氏先是无奈的喝了一句,随后才一锤定音的说道:“小六,你的要求我都记下了,会留心给你找个满意的!你就别瞎操心了,好好的打理好铺子才是你该干的正经事!”
刘氏这么一说,杨六郎反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扭扭捏捏了半天才一脸认真的补了句:“阿母,我眼下就爱做生意,要是能找个会算账和会卖物事的媳妇儿,那就再好不过了!”
“瞧瞧,小哥终于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鱼儿先是调侃了杨六郎一句,随后才一脸正色的说道:“这样才对嘛!小哥你心里中意什么样的小娘子,就得像这样般大大方方的说出来!否则回头阿母给你找的不满意你又不吭声,那你这辈子可就只能对着一个不中意的人,怏怏的过一辈子!”
杨六郎见鱼儿人小鬼大的说出这么一番听着很有道理的话来,忍不住顺着她的话问了句:“阿妹,照你这么说,你也得赶紧同阿母说说你想要嫁个什么样的夫婿,免得回头阿母选的你不满意……”
“我们现在是在说小哥你的亲事好不?怎么扯到了我身上来?”鱼儿有些不自在的娇嗔了句,随即不等刘氏参与这个话语,就装羞涩的跑了出去。
杨六郎见状顿觉无奈,倒是一旁的刘氏把他们兄妹俩的对话给听了进去,若有所思的说了句:“这话说得还真是在理!阿妹未来的夫婿,的确得她自己看过了中意才行,可不能让我们阿妹一辈子对着一个不中意的人过日子!”
“依我看,小栓子就不错!他从小和我们阿妹一起长大,感情自是没得说了,又是同个村子知根知底的人,”杨六郎说着顿了顿,见刘氏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才接着往下说道:“最重要的是小栓子刚刚通过了殿试,很快就能和大哥、四哥他们一样当官了!”
“阿母您先前不是看不惯小栓子身边放了个丫鬟吗?我听说他早早的就把人给撵走了,也从没把那丫鬟收房过!听说当时也是赵家婶子硬是把人塞给他的,小栓子拗不过赵家婶子,只能暂且把人留在屋里……”
杨六郎这么一提醒,刘氏才重新记起被她遗忘的小栓子,且听了杨六郎这番话后对小栓子的恶感自是全都消散了,心里也有了另外一番计较。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十二章 只想娶她
且先不说鱼儿的亲事如何,却说刘氏替杨六郎留意了一段时日后,还真是替他留意到了一户好人家的小娘子。
这位小娘子家住城西,姓姜、在家排行第五,家里世世代代都是开铺子的,在京城也有四、五间专卖胭脂水粉的铺子,其中一间正好也在两条热闹长街的衔接处,开在杨家铺子的斜对面。
这姜家既然世世代代都开铺子做买卖,那自然就是彻头彻尾的商贾之家了。这商贾之家没望族世家那般讲究,家里的几位小娘子打小就跟着父亲学打算盘,稍微大一些便经常在自家铺子里打转,学一些做生意的技巧。
这姜五娘正好负责打理开在杨家铺子对面的宫粉铺子,因此经常会一整天都呆在铺子里。这么一来,杨六郎就同那姜五娘有了相识的机会,一来二去,彼此之间便暗暗的生出一丝惺惺相惜的情愫来。
而这姜五娘虽然平日里会在铺子里抛头露面的打理生意,但却也为了避免那些不必要的麻烦而戴了锥帽,于是杨六郎虽然和她有过几次接触,但却不曾见过她的容貌……
可纵使这样杨六郎还慢慢的对她有了好感,竟意外的不看姜五娘的容貌生得如何,就央求刘氏帮他打听姜五娘的状况,甚至还说只要那姜五娘未同人定亲,他便决意要娶她回家,不再相看别家的小娘子了。
这刘氏是过来人,自是知道杨六郎说出这番话来,全是因为正处在情窦初开、难以自控的年纪。于是刘氏也没同杨六郎多说些什么,而是径直寻了个名叫“张巧嘴”的媒婆,托她前去打探姜家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