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部分(第2/4 页)
知之甚少。
因为地处边关,大周人与契丹族人、金族人和蒙古族人通婚并不少见,这在当地也不算什么稀奇事。
无锋的父亲自入赘赵家,耕种放牧,孝顺父母,夫妻恩爱,有了无锋后对他也是喜爱不已。
童年在刀无锋记忆力,都是快乐,直到父亲突然失踪。
想到父亲抛弃年幼的他和柔弱的母亲一去不回,连只言片语都没有留下。当时无锋的爷爷奶奶已经去世,是父亲支撑着整个家。父亲失踪后也就是天塌了,母亲以为父亲出事,发了疯地到处找,多日之后才听说有人看见契丹族人来寻他的父亲,父亲跟着这些人的事情。
母亲为此几番大哭,要带着刀无锋去寻他。
由于家中并不富裕,母亲凑足了盘缠租马车带着刀无锋去了几次却打听不到任何消息,只得带着他回乡,那时已九岁的刀无锋也随着母亲遍尝人间心酸。
为母则强。母亲虽柔弱,为了儿子她忍住伤痛撑起家门,刀无锋也一夜之间长大,帮着母亲干活。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墙倒众人推。母子俩在当地没有亲戚帮助,几户平日看着还好的村里人欺负他们孤儿寡母,说是他的母亲不守妇道才会被父亲抛弃。
更有人散播谣言,说他赵无锋根本就不是他父亲的儿子,是野种,所以他父亲走时将他留给了母亲……
刀无锋为此没少跟人打架,从开始被人打得鼻青脸肿到后来没人敢再当着他的面说他们母子的坏话,这期间挨了多少拳脚、他母亲又留了多少眼泪,刀无锋每想起来就恨父亲恨得咬牙切齿。
儿时父亲待他有多爱,他后来的恨就有多深!
战事起时,兵家征兵且给的银子不少,还说立了战功封赏更厚,刀无锋为此便应募参军。从小摔打出来的身子骨和好斗的性子使他在军营中混的还不错,后来与周卫极结识,混在一处。在与契丹和蒙古人的战斗中表现突出,渐渐有了一些名声,在当地也算是一号人物,众人待母亲也尊敬起来。
那些欺负过他们母子的人,此时也后怕起来。
文外之言:祝大家2016开心快乐。(未完待续。)
第三五四章 众口铄金
都说福兮祸之所存,此话当真不假。刀无锋在军中立战功,传回家中母亲甚是高兴,不想这也为他和母亲招来了祸端。那些欺负过他们母子的人,多数已经被长大的刀无锋削打得不敢惹事,现在最多也就聚在一处感叹一番世事无常,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之类的话,但也有例外的。
黄浩见刀无锋有了本事,怕他会报复自己一家子便与弟弟商量着该如何办。
若说黄浩一家本与刀无锋家没有什么大仇恨,也不过是刀无锋与他家的熊孩子打过几次架,彼此都下了狠手,但双方都是赤手空拳地打,没有伤及筋骨。可黄浩夫妻只此独子,平日当眼珠子看待,儿子受伤后回家哭闹,夸大言辞说刀无缝如何欺负他。黄浩本就是一方恶霸,性子也好不到哪里去,见着儿子被打的惨样后勃然大怒,带着一帮狗腿子抄家伙就到刀无锋家打砸一场,狠狠教训了刀无锋一顿。刀无锋就是不肯服软,被打得极惨,这算是结了仇,刀无锋伤好后又几次打黄家那小霸王的闷棍、往黄家院子里扔石头砸东西,搞得黄家鸡犬不宁,一来二往地两家算是杠上了。
黄浩阴损的点子极多,在双方战事激烈、周军疲于应对之时,黄浩便派人散布谣言,说刀无锋的父亲不止是契丹人,还是姓耶律的契丹皇族。
众口铄金,加之战争就有伤亡。死伤的悲痛正需要宣泄的出口,不管这是不是真的,无锋的父亲复姓耶律众人是知道的。而当时契丹王族也是姓耶律的。
刀母被众人孤立起来,甚至有当地官员到家里调查,询问无锋父亲之事,竟有当地的文官建议抓他们母子去要挟契丹人!当然他们并未到军中去找刀无锋,而是到他的家中询问和搜寻刀无锋的父亲的情况和物品。
刀无锋的母亲刚刚见好的身子骨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折腾,悲愤之下一病不起,为了不拖累在军中表现优异的儿子她选择了悬梁自尽。连遗书都没有留下。
刀无锋得了消息飞奔回家,母亲僵硬的尸体还被悬在梁上!周围的邻居都躲了出去不敢靠近。
他把母亲放下来,一滴眼泪也没有流。帮母亲合上双目、净身更衣后将她抱到平日他们母子最喜爱的草原下,拎着刀就去了黄浩家,杀了黄浩两兄弟,将他们的尸体悬在大门口。
刀无锋杀了人。刀水边洗去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