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1/4 页)
把握了“忠”的本意以后,各位家长就不会再对“忠”有所误解,认为“忠”不重要了。我们讲“忠厚”,有“忠”才能“厚”,又讲“厚德载物”,有“厚”才能“载”,正如《忠经》所云:“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履,莫大乎忠。……夫忠,兴于身,著于家,成于国,其行一焉”。这是说,无论天、地还是人,没有比“忠”更为重要的了。天、地之所以广大能包容万物,正在于其能尽心尽力、毫无怨言的奉行自己的本职,大地之所以能承载万物,也正在于其能尽心尽力、毫无怨言,奉行自己的本职,而人的道德表现也离不开“忠”这一基础。“忠”代表至公无私,是天地间最高的德行,不但足以立身,兴家,且为立国之基。由此不难看出,如果一个人缺乏对人对事尽心尽力的态度是不可能立身的,当然更谈不上兴家,如果民众连对国家都没有尽心尽力的态度,又何谈立国?
为什么现在的很多孩子经常做事喜欢敷衍了事,嘴上说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为什么现在的很多孩子做事经常半途而废?为什么现在的很多孩子经常作业草草了事?为什么现在的很多孩子总以一种无所谓的状态来待人处事?不能不说跟“忠道”教育的缺失有着莫大关系。
孩子从小喜欢什么,家长就创造条件给他什么。喜欢玩什么就给买什么,可家长却忘记了告诉孩子玩也得玩出点什么名堂,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没有让孩子“娱乐也精神”,我买给你,但你得从玩的过程中有点什么收获吧;孩子想学什么,家长就给他学什么,可却忘记了告诉孩子报了名后如果学不到真东西就不要想再学其它的;孩子小时候做事遇到困难想放弃的时候,家长没有想办法帮助孩子迎难而上,反倒是不了了之;孩子好不容易对一件事情感兴趣,尽心尽力的去做的时候,却又被父母强制叫停。如此一来,孩子渐渐也就形成了对事不尽心的态度。
再加之家长受“老实人吃亏”观念的影响,从小就教孩子防人之心不可无,要多长几个心眼。这样一来,孩子对人也不尽心。不尽心的结果是什么,就是“忠”的反面:奸诈。这已经不仅仅是缺乏“忠道”教育了,简直就是进行“奸道”教育。我们经常会感慨“为什么如此小的孩子竟有如此重的心机?”问题就在此,孩子在这种反面思想的教育之下越来越狡猾、越来越奸诈,而这种自食其果的苦头想必很多家长都深有体会,。社会环境固然复杂,教会孩子学会保护自己是应该的,但不宜过早的灌输这些反面的思想,而当以正面之思想教育之,才能使孩子形成正面之思想。“忠道”教育出来的人是善良、正直之人,才能承载一切。“奸道”教育出来的人,必是阴险狡诈之人,家长再给他创造多少条件,他也惜不起这个福。
对人尽心的确会吃一些亏,但有这样一句话不无道理:“别人欠你的,老天会还给你。”对一时一事而言,你是吃亏了,但世界上必然是好人占多数,“路遥之马力,日久见人心。”你长期对人尽心尽力,大家必然是记着的,生活中必然有很多人帮助你,你的人生旅途将随处亮着绿灯,这大概就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另一种注解吧。《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的成长历程难道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所以,家长一定要转变观念,不仅仅是对孩子,也是对自己。诚然,作为家长,即使是“江洋大盗”我坚信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变成奸诈之人,但我们如果不重视“忠道”教育,就很可能把孩子培养为“江洋大盗”。
家长必须从小给孩子进行“忠道”教育,培养其对人对事尽心尽力的“忠道”思想。关于对事,家长要懂得订立限定性条件,让孩子知道凡事你不做则以,做了你就必须整出点名堂来。当孩子看到别的孩子学舞蹈自己也要学,舞蹈还没学会看到人家在学钢琴就要学钢琴,钢琴还没学会看到人家在学书法又要学书法的时候,决不能由着孩子的性子来,必须让孩子学会了再去选择其它的学习,否则,以后想玩什么、学什么都免谈,这样孩子才会用心去对待,在学到真东西的时候也才能形成对事尽心尽力的态度。当孩子做事遇到困难时,家长可以给出指导意见,但同时,必须让孩子反思是否尽心尽力了,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遇到困难而半途而废就是因为不愿花功夫而导致的,如果家长不引导孩子反思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做这件事半途而废,做其它的事照样半途而废,时间长了,也会形成对事不尽心,完全无所谓的态度。另外,家长不要过多的去干涉、打断孩子正在用心做的事。比如:有的孩子看到父母打扫卫生,孩子也就自觉的去擦玻璃了,本来这是好事,可有的家长会马上让孩子停下,“划着手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