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来
【大颠禅师】
大颠禅师(732~824),俗姓陈,讳宝通,祖籍河南颖川。
唐开元末年,大颠出生于潮州(今潮阳市)。幼年时即志慕云林。大历中,与信丰人药山、惟俨同到潮阳城西郊的西岩,拜惠照和尚为师。不久与师弟惟俨同游南岳衡山,参拜石头和尚,悟禅机。贞元初前往龙川罗浮瀑布严禅居。到了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大颠才移居潮阳,带领门人善觉、玄应、智高等在潮阳县动山开辟白牛岩。后因远近各地前来求为门徒的人越来越多,白牛岩太浅窄,容纳不下众多徒众,便在贞元七年(791年)到距离潮阳县城25公里的幽岭下,新建灵山寺,弘扬曹溪六世禅风,弟子千余人,自号大颠和尚。
长庆四年(824年),大颠圆寂。他的墓塔就在灵山寺左边。
大颠著作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义释》及《金刚经释义》,又曾自写《金刚经》一千五百卷,《法华》、《维摩诘经》各三十部,藏之山中。《金刚经释义》及自写经已无存。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义》有日本续藏经本和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录——'民国'弘一法师讲述
自今日始,讲三日,先说此次讲经之方法。心经虽仅二百余字,摄全部佛法。讲非数日、一二月,至少需一年。今讲三日,岂能尽。仅说简略大意,及用通俗的浅显讲法。
一、令粗解法者及未学法者,皆稍得利益。
二、又对常人(已信佛法)仅谓心经为空者,加以纠正。
三、又对常人(未信佛法)谓佛法为消极者,加以辨正。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经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前七字为别题,后一字为总题。
“般若”,梵语也,译为智慧。
┌常人之小智小慧 ┐
├学者之俗智俗慧 ┼非“般若”智慧
├二乘之空智空慧 ┘
└照见五蕴皆空,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之大智大慧。
┌小智慧 小聪明,亦云有智慧,与佛法相远。
├俗智慧 研学问,上等人甚好,亦云有智慧,但与佛法无涉。
└空智慧 小乘人。
“波罗蜜多”,译为到彼岸。
若以渡河为喻:
动身处——此岸;
欲到处——彼岸;
以舟渡河竟——到彼岸。
约法言之——
│此岸……轮回生死须依般若舟,乃能渡到彼岸。
↓彼岸……圆满佛果而离苦得乐。
“心”,有数释,一释心乃比喻之辞,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之心。
┌大般若经云:余经犹如枝叶,般若犹如树根。
引证├又云:不学般若波罗蜜多,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无有是处。
└又云:般若波罗蜜多能生诸佛,是诸佛母。
案般若部,于佛法中甚为重要。佛说法四十九年,说般若者二十二年。而所说大般若经六百卷,亦为藏经中最大之部。心经虽二百余字,能包六百卷大般若义,毫无遗漏,故曰“心也”。
“经”,梵语修多罗,此翻契经。契为契理、契机;经谓贯穿摄化。
经者,织物之直线也,与横线之纬对。
此外尚有种种解释。
此经有数译,今常诵者,为唐三藏法师玄奘所译。
已略释经题竟。于讲正文之前,先应注意者。
研习心经者最应注意不可著空见。因常人闻说空义,误以为著空之见。此乃大误,且极危险。经云:“宁起有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如芥子许。”因起有见者,著有而修善业,犹报在人天。若著空见者,拨无因果则直趣泥犁。故断不可著空见也。
若再进而言之,空见既不可著,有见亦非尽善。应“不著有”“亦不著空”乃为宜也。
若著有者,执人我皆实有。既分人我,则有彼此。不能大公无私,不能有无我之伟大精神,故不可著有。须忘人我,乃能成就利生之大事业。
若著空,如前所说拨无因果且不谈。即二乘人仅得空慧而著偏空者,亦不能作利生事业也。
┌真空(非偏空,偏空不真。)
故佛经云┤
└妙有(非实有,实有不妙。)
真空者,即有之空,虽不妨假说有人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