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沟通,应当是诉说和倾听的过程。一方将自己的观点通过诉说的方式传达给对方,而对方通过倾听的方式来了解进而理解对方的观点和立场。可是,在爱情里面的我们却常常并不懂得正确的诉说和倾听的方法,也因此常常引发更大的分歧或者错失掉达到共识的机会。
如何正确的诉说呢?诉说者,先要理清思路,考虑在这个问题上双方之间可能存在的分歧点为何?自己站得住脚的立场有那些?对方可能的立场有那些?在将两者比较之后,为什么自己要坚持自己的立场?理由是什么?
如何正确的倾听呢?倾听者,一样也要理清思路,专注的听取对方的诉说,不要分心,不要忽视,这样的态度会让对方感觉不被尊重,甚至中断诉说的过程。尝试着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设身处地之后,可能会更好的理解对方的立场。同时看看对方对自己立场的假设是否正确,假如不正确或者你另外还有不同意对方的观点的充分理由,你不要急于打断和辩解,可以记在心里,等待对方诉说完毕之后,再转换角色成为一个诉说者,由对方来倾听你的观点。
其实,沟通时双向的,不应该仅仅由一方诉说,而另一方倾听,双方都可以交换角色,轮流担任对方的角色,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同时认真分析和尝试理解对方的观点,最终达成真正的共识。
沟通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双方互相了解的过程更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通过正确的沟通之后,我们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我们可以重新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我们的感情也会得到升华。
相爱的人们,学会如何正确的沟通吧。尝试着把自己的观点传达给对方,尝试着用对方的观点看待问题,做个好的诉说者和倾听者,彼此理解和体谅,最后达成真正的共识。一味的坚持自我或者一味的妥协让步,都并非爱的表现,最终只会让你们渐行渐远。
那么。
亲爱的,我们谈谈吧!
琵琶语--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魔女将这里背景音乐设成了《琵琶语》。
最初与它的邂逅,早已记忆模糊了,但依然记得它给我的感觉。
虽然并不熟悉古典乐器,但还是分辨出了琵琶的音色,宛若一名清丽佳人,哀怨婉转但不失闺秀的典雅,我仿佛看见江南的烟雨之中,那素色的倩影,如淡淡的水墨画卷,水汽氤氲。
于是那一秒,我就爱上了它。
此后,无数次的邂逅,我一如初见一般*。
固执的总是认为此曲一定有着悠远的历史和清雅的名字。虽然挚爱,却又不想刻意的打听。
相信倘若真的有缘,总会有下一次的邂逅。
直到真的有了这么一天。
原来它并非古曲,它的生日不过短短的六岁,它的父亲叫做林海。它有一个很朴素的名字《琵琶语》。它也是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背景音乐。
我知道的时候,开始觉得惊讶,而后有点失落,到了最后反而释然了。
为何一定要是很悠远的古曲呢?恰恰正是因为是现代的音乐,才会有将钢琴和琵琶结合,将提琴和洞萧交融的别出心裁。那低低的呢喃,正是琵琶的低语。这个名字朴素而平实,却如同一杯绿茶,最初入口也许寡淡,但细细品位之后却香气四溢。窃以为,老徐的眉眼也很符合此曲的角色。
一并附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旁白吧。
“ 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
我的儿子昨天死了,为了这条幼小的生命,我和死神搏斗了三天三夜,在他身边足足坐了四十个小时。此刻,他那双聪明的黑眼睛刚刚合上了;他的双手也合拢来,搁在他的白衬衣上面。现在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有你一个人,而你一无所知。你从来也没有认识我,而我要和你谈谈,第一次把一切都告诉你。我要让你知道,我整个的一生,一直是属于你的;而你对我的一生,一无所知。要是我还活着,我会把这封信撕掉,继续保持沉默,就像我过去一直的沉默一样。可是如果你拿到这封信,你就会知道,这是一个已死的女人,在这里向你诉说她的身世。看到我这些话,你不要害怕。一个死者别无祈求,她既不要求别人的爱,也不要求同情和慰藉。只对你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请你相信我告诉你的一切,请你相信我所说的一切。这是我对你唯一的祈求。一个人在自己独自死去的时刻,是不会说谎的。
你肯定再也想不起我的,想不起那个寒酸的小学教员的寡妇和她那尚未成年的瘦小的女儿。我和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