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1/4 页)
八如愿以偿
小黄门满头大汗手里拿着八百里加急奏报脚一踏入殿堂,就感到气氛沉闷大臣们一言不发,小皇帝脸色铁青。立在原地竟不敢上前半步,高坐在龙椅上的刘伟开口宣道:“把奏报呈上来”。按惯例军情奏报应该由丞相或太尉先行过目,根据所奏事务急缓轻重再报之皇帝提出应对方略。
赵公公见小黄门畏畏缩缩快步走下台阶从他手中接过竹筒,拆开封条拿出奏报呈上给小皇帝,刘伟展开奏章翻阅起来。小皇帝开口垂询道:“那位爱卿知道红毛生番是哪国人。”他绕开丞相和太尉直接预览奏章,并开口向大臣询问政务。这一行为等于是公开暗示皇帝决定亲政了。一个个官员伸长脖子等待着看丞相如何回答。
丞相杨宽说道:“回圣上,红毛生番多属于海外洋人。在我朝之西存在着诸多小国。诸如大食国、美索不达米亚、亚丁、爪哇、婆罗门这些小邦境内有少数居民生来红发赤毛。能够冒然进犯我天朝者,必然是从西而至,臣猜测或许是白衣大食国人也可能是黑衣大食国人。我天朝海疆还从未发遭遇过敌袭。臣请皇上下旨先彻查清楚后再做定夺。”
补充道:“我朝自开元年间就有无数洋商进入交州境内从事商贸。这些洋商们往往编为数十多者数百艘舰队联合航行,一者防范海盗相互声援。二者互通消息熟悉市场行情。臣想扬州节度使李孝祥所奏海寇来犯,会否是将洋商船队误判为了敌国战船。”
小皇帝责备道:“难道堂堂节度使分不清楚是商船还是战船。海外坠尔小国竟然胆敢挑衅我天朝海疆,着令扬州都督务必歼灭这股来犯之敌。”
杨宽急忙劝谏道:“皇上圣明,至玄宗朝发生二王逆案以来战事频起导致民不聊生。海贸废弛市伯司也随即撤销。幸得德宗皇帝力主削番才使山河一统,恢复了天下承平气象。而后仁宗皇帝派出使团出访海外才算是开放海运。海外番邦担心海路不平雇请战船护航也属常例。故而东广郡港口的地方官误判军情层层上报在所难免,臣想不出几个时辰还会有详细奏报呈上。”
小皇帝听完丞相奏对后,不以为然对殿下众官员说道:“丞相之言差矣,贞元年间黑衣大食国就曾发兵二十万进犯西域。好在有安西都护高仙芝率三万人迎敌。在朕看来这定是大食国狼子野心不死,又想从海路寻得突破口。”这是小皇帝第一次在朝堂上处理政务发出诏令,他这一举动给了所有期盼着皇帝能亲政的官员们鼓足了干劲。满殿官员毫不吝啬恭维小皇帝英明神武。
侍中夏云老谋深算,皇帝亲政是势在必行。看准时机站出来奏道:“请皇上撤去垂帘,澄清宇内、定鼎乾坤。”小皇帝没有做出指示,但站在阶下的赵公公已会意。他登上台阶亲自动手撤去了屏风和竹帘把太后的软塌也一并搬开。悬在皇帝身后十三年的巨大阴影终于被移走了。小皇帝内心满是欢喜从此帝国内的事务将按照他的意志前进。
正赶往勤政殿的太后仪仗被总管太监叫停住。太后把轿帘掀开微怒道:“何事”。总管太监神情凝重急忙趋步跑到太后身边,把嘴附在太后耳朵上嘀嘀咕咕说了几句。太后听完总管太监地密报话神色大变,在这一刻她感到愤怒、无奈和被欺骗及委屈,各种心绪挨着遍了个尝。总管太监提醒着说道:“奴才现在去调禁卫军。”
太后很快恢复自信骂道:“糊涂你要本宫血洗满朝官员。去传哀家懿旨,哀家受了风寒,今日不上朝”
总管太监百思不解问道:“太后打算放过这些撺掇皇帝的佞臣贼子。”
太后的手腕可要老辣多了。哼哼道:“会有他们好日子过,谁要能控制皇帝才算是天下的主子。随哀家回宫。”
总管太监心领神会点头应承:“得令。”
浩荡的太后仪仗队眼看就要进入太极宫却在官道上调头离去。一场政变有惊无险,小皇帝终于如愿以偿顺利获得了亲政权可以宣布他的时代来临。散朝后,小皇帝把左右丞相及侍中留在了偏殿进一步探讨御敌之策。只有宋玉没有被皇帝留下来,这位掌管着穗朝兵马的太尉感到十分失落,他还是小皇帝的亲舅舅。居然就这样被刨除在权利核心之外。他及不甘心向深宫太后的住处走去。
小皇帝毕竟是少年心性,第一次处置政务恨不能立竿见影,想要亲自率领皇宫卫队前去海疆迎战又想着快速振兴大穗朝。大臣们及时规劝要皇帝循序渐进这一谈论至晌午,掌印太监赵公公前来提醒皇帝该用善了。刘伟才意识到该歇一歇。留下三位大臣共同用餐。这样的恩典让三位大臣倍感殊荣。
餐后,小皇帝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