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1/4 页)
器的一面,但他指责英国人总要为自己捞取更多好处。他解释说:“在一个由艺术家和商人组成合伙公司里,艺术家总是上商人的当”。这里所说的艺术家是谁商人是谁,就不用再挑明了吧!
过了不久,他就在日记中谈到,英国人的“嫉妒、居心不良、损人利己等等已初露端倪。这些现象,到战役结束时,使两个司令部之间的关系紧张起来”。看起来,孟托邦由于得不到自己政府的支持,对这一局面难以忍受。他还说,法国人在中国之役中“扮演的是受骗者的角色。这一角色,在我们把英国做为联军的时候起,就已经是注定了的”。
第十六章 法国人见证的洗劫(33)
埃里松提出这样的问题:
“要么是法国人被英国人欺骗了——我不能用出卖一词,这个词太重了——被他们蒙在鼓里,他们想方设法贬低我们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使我们看起来像是他们花钱雇来的雇佣军;他们还利用了中国人的轻信,单独签订秘密条款。要么就是皇帝成心把法国军队交给英国来使唤”。
他说的是哪些“秘密条款”呢?我们前文中已经看到,埃里松非常怀疑葛罗——当然不是说他被额尔金收买——完全被额尔金牵着鼻子走。他还谈到联军之间的“纠葛”,甚至说胜利以后,“如果不是被拦住,法国士兵就会放手让中国人追杀这个英国人”。他还肯定“双重条约”的存在,在他此前一年出版的第一本书《一个传令兵的日记》里就写过这件事。这些“真相的曝光”使他受到《泰晤士报》的猛烈抨击。他的另一本书,1883年出版的《中国战役史——根据司令官秘密通信编写》被法国政府以“国家利益”——不折不扣!——为名收缴并查封。在这本最终落入陆军部之手的书中,收录了一封涉及“双重天津条约”的信,当时是由皮纳伯爵和康普农少校呈给皇帝的。
在他的《一个传令兵的日记》(书中还谈起关于1870年巴黎之围的回忆)里,埃里松伯爵一开头就直言不讳:“坦白地说,我不喜欢英国人。我承认英国人民的优秀品质,坚韧不拨,敢想敢干,精诚团结。但所有这些优点似乎都被一种无休无止、不择手段的自私自利破坏殆尽。所有国家都是自私的,好,我同意,常言说,这是国家的责任。自私也许只是爱国主义的一种形式。但它们要光明正大地自私。光明正大不会破坏任何东西,也不会影响爱国主义”。
讲到事实,他说在洗劫圆明园过程中,一个士兵跑过来将皇上私室内发现的文件交给孟托邦将军。好些文件恰恰是英法联军9月初在天津谈判的条约草案,由于中国方面的代表不具资格而成为一纸空文。作为秘书和翻译,埃里松将这份用英文写的条约文本向孟托邦译出,他们二人都发现,这份条约与法文的条约有出入,不是按文字对译出来的。换言之,英国人“只为自己争取了所有特别优惠的条款,声称我们是他们花钱雇来的雇佣军,并说他们总能把我们安抚妥当”。
在这一“真相”面前,《泰晤士报》要求他拿出证据,并反过来指责他无中生有,诽谤英国。但《泰晤士报》没有刊登他的答复……为了证明他的结论,他出示了证人们(包括上海的大商人史米茨;他的朋友阿尔芒等等)的信件。他说到额尔金的“心术不正”,甚至是“背叛”。额尔金大体上跟中国人说过这样的话:“不要怕法国人。在宗教问题上给他们一些精神上的满足就可以了。按照我们提出的条件来解决英中之间的事情,他们会同意的,因为他们是我们花钱雇来的”。
他还补充说,他希望法国不要再“为英国人火中取栗”,应该养成利益均沾的习惯,不能“再像在中国以及其它地方那样,继续心甘情愿地以得到一些残羹冷炙为满足”。在书中稍后的地方,他还说,中国认为可以把法国人当作“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量”来对待。
埃里松从这一事件得出结论说,拿破仑三世的确是将法国军队交给他的联军调遣,他以此还一份感恩的债,并获得了后来英国对他的关照。
他还转述了孟托邦将军从此次远征中得出的结论,即“法国以如此巨大的牺牲”,除保障天主教信仰自由的条款外,“所得的好处是微不足道的”。他还恰如其分地补充道,这一条款并没有得到中国的遵守,甚至在问题最严重的省份都没有张贴示众,也根本没有能阻止传教士再次被屠杀。
几年之后,历史学家亨利·高第认真研究过这个扑朔迷离的事件。他说曾设法得到一本上述禁书(在法国国家图书馆可以查阅)。在他看来,作者所讲的事件早已尽人皆知,国家实施查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