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严、深刻和不可替代的责任感。
无论世人如何评价雷沙德·卡普钦斯基,在我眼里,他根本还是个杰出的记者,他的阅历,他的敏锐观察力,他的入木三分的思考方式,他洗炼精辟的文字,他的坚毅、他的勇敢、智慧乃至于他的才情都是对记者这个行当最恰当的解释,他注定要成为我们艳羡的对象。他用自己一生的每一个足迹为记者作了详尽的注脚。人们常说,记者是社会这艘大船上站在最高处的�望者,雷沙德·卡普钦斯基以他的高度和对作为�望者所需的登船资格,所需的品格意志,所需的才能技巧提供了国际标准。
对于雷沙德·卡普钦斯基来说,选择做一名记者似乎有太多的偶然。如果《青年旗帜报》文化版总编没有相中他;如果1951年华沙大学的哲学系已经恢复;如果大学毕业后,他不坚持回到《青年旗帜报》见习;如果他因为不懂英文而放弃了去印度;如果他不来中国,不去加纳、不去刚果、不去安哥拉、不去索马里、不去埃塞俄比亚、不去坦桑尼亚、不去阿尔及利亚、不去了解和思考对世界来说像谜一样的非洲到底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会发生;如果他不写《足球战争》;如果他去了拉美,而那次行刑的士兵没有喝醉……那么,雷沙德·卡普钦斯基的一生一定会是另外一种结局。但当我们仔细研读便不难发现,其实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一切都源于必然。所有看似偶然的决定都源于雷沙德·卡普钦斯基内心的选择。他永远都不欺骗自己,就像他去世后,所有媒体给他的不约而同的评价:坚守良知,忠于真实。做了二十年的记者,我明白这八个字的分量,懂得这八个字的珍贵。
央视主持人王志:不能克隆的丰碑(2)
当然,我并不否定雷沙德·卡普钦斯基在其他领域中的杰出贡献,比如文学。但我对“记者中的诗人”这样的评价难以释怀,记者需要理性,诗人则需要浪漫,那么,在本相抵触的概念中,雷沙德·卡普钦斯基如何转换制式、如何矛盾统一?
雷沙德·卡普钦斯基一生笔耕不辍,他用自己的笔描绘出感受独特、动人至深的文字,他涉猎多种文学体裁,如*、旅行随笔、散文、话剧等等,他生动地把新闻和艺术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内容涉及历史、政治、军事、国际关系与文化等等。“我必须亲身经历这一切”,这大概是他与其他作家最大的不同,他甚至愤愤不平地对采访他的记者说:“过去,大家都期待作家写书,那些写书的人呢,就坐在家里写……”而作为记者的作家,旅行采访本身已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他的足迹遍布六十多个国家,纵横六十余载,他生前说,作为记者,首先要具备五种特质:亲临、观察、聆听、参与、思考,然后才是写作,再严格的作家恐怕也做不到这样,既然做不到,当然不可能创造出雷沙德·卡普钦斯基一样的作品;其次,记者的责任感和敏感、洞察力和表达力也恐怕是他的独门秘笈。他用写作的手法把新闻报道变得生动有趣,他又用新闻报道的手法把文学的语言和故事变得真实深刻。常常,他从表面迹象入手,将本质提炼出来。“他描写鲸鱼是从鲸鱼的肚皮里边写起的。”“他是一个用眼睛感觉和用心思考的作家。徘徊在我们脑海中的是一个诗人,带给我们的是超现实的萦绕不去的景象。因为一些奇怪的、不适宜的命运纠缠,这个诗人最终成为了记者。”换句话说,他总在用记者的目光,探索许多学说视为理所当然的事物背后的历史渊源。与众不同的描述和思考令他在同行中独一无二,孩童般的好奇和真正智者的文化修养让他集权威与魅力于一身,这就是我理解的雷氏文学。
《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源于雷沙德·卡普钦斯基被派去遥远的、一无所知的印度工作时总编送他的一件礼物。那是一本厚厚的黄色缎面精装书《历史》,它的作者是希罗多德,希腊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这本书陪伴他走遍天涯海角,成为他的人生指南。在这本书中,他依据自己的亲历和希罗多德的指引,讲述了两个相互交错的旅行,完成了一次穿越时空、超越虚实的对话。此书正式出版于2004年,这一年雷沙德·卡普钦斯基七十二岁。三年之后,2007年1月23日雷沙德·卡普钦斯基没能走下手术台,在他七十五周岁生日还有不到三个月时,告别了多姿多彩的人生,永远离开了我们,让我们只能从字里行间去品味枪林弹雨的文学味道和回味无穷的哲学思考。说实话,是对雷沙德·卡普钦斯基本人的尊敬和好奇引导我翻开《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但也正是同样的尊敬和好奇引导我读完最后一页。
王志
2009年2月14日于丽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