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页)
义变成一个历史名词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于是乎两个阶级,两种制度,两种社会,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对骂斗争了几十年,都想把对方吃掉,都想把对方消灭,结果谁也没有吃掉对方。谁也没让对方服输,后来,双方都清楚的发现,不同的社会制度都有独特的优势,并不是当年描绘的那样,把对方讲的一团糟,一塌糊涂,后来大家都学乖了,不再指责对方的弱点,而在偷偷的学对方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中国率先敞开了大门,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而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看到中国的优势庞大的消费市场,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等,他们纷纷来到中国投资,他们从中赚了许多钱,中国也增加了收入,同时也解决了劳动力就业的问题。想想当初,何苦要消灭吃掉对方呢,经过几十年的对话,合作联合,解决了他们产品的市场问题,也解决了中国人的就业问题,中国人学乖了,学到了技术,引来了资金,从中也发展了自己的民族工业,钱袋子鼓了起来,产品也销往世界各地,竟成了大国的债权国,大国发生困难时,竟然向中国求救,假若一直对抗着,叫骂着,恐怕双方谁也不会从中获利,因此,互利双赢才是上策。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离不开竞争,高中毕业生考大学就是大面积的竞争,因为大学招生的数目远远低于高中生的数量,高中生要想上大学,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就会名落孙山。大学生就业也是如此,国家招收公务员,数量很小,各单位用人也是远远低于大学生的数量,所以不可避免的要竞争,再说从一般公务员中选领导那比例更小,因此也存在更大的竞争,可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事情可以避免竞争,说竞争这个词还是凸现出激励机制,也无可非议,如果闹到你死我活的决斗,闹到有你无我的地步就有血腥味了。有时候,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把别人搞垮采取卑鄙的手段,更让人所不齿。其实,在建功立业的过程中都会遇到麻烦的问题,假若人们能够采取互利双赢的办法,共度难关,总比通过厮杀强的多,因为有一个和谐的环境,在创业时就少了一个来自人为的灾难。 。 想看书来
(24) 说是非道功过
世界上的所有错误,都有其发生的原因。我们人类一代又一代的评判着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功与过,是与非,忠与奸。我们爱憎分明,我们嫉恶如仇,我们赞美和讴歌的美丽,也诅咒和鞭挞了丑恶。其实,在自然界,在人类,没有善良人所期望的那种完美的功、是、忠,也没有那种人们所想象的一无是处的罪、非、奸,可是善良的人们为安慰善良的人群,总喜欢把好的说成美玉无瑕,把坏的说成一无是处,这样人们就期望有一个完美的世界,有一个美丽舒适的生存环境,结果,到了晚年又大失所望,感慨万千。
人们回顾历史时总是会打上一个问号,为什么历代封建君王和帝王们总是在夺得天下后喜欢杀戮功臣,并举出许多例子,朱元璋火烧庆功楼,赵匡胤酒释兵权,还有汉刘邦等,人们一边声讨昏君,一边又为开国将士功臣们鸣不平。可是我们也许没有发现,在封建帝王杀戮功臣的背后,有许多隐情,历代的功臣战将们都是普通的人,是时代战乱把他们打造成了举世闻名的英雄,他们和我们普通人一样都有丰满的感情,个人的欲望,他们毕竟不是人们塑造的神,即便是神也有难以控制的私欲,玉皇大帝也有私心,各路神仙也有私心,玉皇大帝要能控制神仙,就得有规矩,因此也有神界的律条,有神冒犯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也会报复和制裁,何况是人家也是人。
人间的凡人不比神仙,个人的欲望会更露骨,一个人一旦为皇帝打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自然会居功自傲,一个大臣功高震主,就会让皇帝不放心,历来平起平坐打天下,后来一个成了天子,其他人成了臣僚,见面要行九拜之礼,臣僚们即使臣服,帝王也不放心,帝王们时刻警惕着臣僚们的行踪,怕他们夺江山,怕他们心里不服自己,于是就产生了寻机会处置,而有着赫赫战功的大臣们一旦坐了高官,不知不觉中头脑会变大,盛气凌人,欺压百姓,掠夺田地财富,强占良家民女,逐渐由一个英雄变成一个恶霸,人们都在歌颂着宋朝的杨家将,因为宋家江山有杨家一半,杨家将为宋主出生入死,战死沙场,有着赫赫战功,因此也有了霸道作风,因为居功自傲也与朝内的其他官员结下了冤仇,同时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历史上所有的忠臣都有功劳,有了功劳后自然会财大气粗,触犯其他人的利益不说,一旦触犯了朝廷就有了灭顶之灾。大臣们有功,天子也很难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