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页)
巧(the door in the face technique):当人们对于一个较大的请求说“不行”之后,他们往往会对一个比较适度的请求说“不”。
登门槛技巧(the foot…in…the…door technique):一旦人们有一只脚跨入了门槛,他们就能利用你的承诺感增加你随后的依从性。
稀缺性原理
通过示范所期望的行为来促成改变。
四、社会关系
1、喜欢
仅仅曝光效应指的是:总的说来,你会越来越喜欢临近你的人。
(1)身体魅力
身体魅力在激发友谊方面常常起着一定的作用。
(2)相似性
信念、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相似性能促进友谊,能够给你一种个人获得证实的感觉。
(3)互惠
你倾向你喜欢那些你认为喜欢你的人。
2、爱
(1)爱的体验
将爱的类别概括为
* 情欲——性激情和欲望
* 亲密——真诚和理解
* 承诺——投入和奉献
依恋风格还能预测恋爱中的个体。
爱的阶段:情欲型爱——伙伴型爱
那些把其他人视为包括在自我之内的人——最有可能长期对他们的伴侣承担责任
依赖模型指出,承诺是基于一系列的判断的。该模型预测:当一种关系能满足重要的、在任何他人那里得不到满足的需要,那么人们就比较可能要保持这种关系。
第十八章 社会心理学、社会和文化
一、利他主义与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s)的目的就是帮助别人。
利他主义(altraism)——个体在做这种亲社会行为的时候并没有考虑个人安全和利益。
1、利他行为产生的根源
生死情境下的选择:亲缘关系效应
互惠性利他主义(reciprocal altruism)人们之所以做出利他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是希望其他人也会对自己做出利他性行为。
利他主义为什么依然是人类基因组的一部分做出了另一个解释:女性相信那些有着明显利他主义倾向的男性会是好父亲。
2、亲社会行为的动机
巴特森(Daniel Batson)指出,有四种力量使人们为公共利益做贡献:
* 利他主义:一种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 自我主义:一种绝对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亲社会行为。
* 集体主义:一种有利于某一特定群体的亲社会行为。
* 规则主义:一种支持道德原则的亲社会行为。
巴特森同情—利他主义假设的证据:当你对他人产生同情时,这种感情就会产生一种提供帮助的动机。立刻产生的利他情绪比抽象的公平目标更强烈。
3、亲社会行为的情境效应
旁观者介入(bystander intervention)——人们想帮助处于麻烦的陌生人的意愿——是和情境的每一个特性相关的。
责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当有不止一个人能够在紧急事件中帮忙的时候,人们经常会假设其他人会或应该帮忙——于是他们自己就会退缩或不帮忙。
(1)旁观者必须注意到紧急事件
帮助他人的行为取决于花费一定的时间对情境做出准确的评价。
(2)旁观者必须认定事件为紧急事件
(3)旁观者一定要感觉到责任
不介入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责任的分散。
二、攻击
攻击(aggression)行为
洛伦兹(Karl Lorenz):《论攻击》(on Aggression) :人类没有进化出适当的机制来抑制自己的攻击冲动。直到发明武器之前,这些抑制的机制也没有进化出来。
研究者发现与洛伦兹不同的两点:第一,其他许多动物也具有同样的攻击行为。第二,人类对自己攻击行为的控制力量要比洛伦兹认为的更强。
求生的动机可能赋予了大多数物种某些暴力形式的天生倾向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