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阎锡山大传 > 第20部分

第20部分(第2/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禁区之王篮坛之抽风巨星全民堡垒暴击系统恶龙,为了赚钱选择文化胜利问你一声服不服重生之猎神传说梦幻西游之我能看见属性我的世界,就只有我有金手指这个剑修有点稳开局一个奥尼尔重生之我叫科比足坛之我为豪门篮坛第一补丁全世界都在演我怎么办网游七天之叶无忧末日游戏的违规者?对,我就是!文化入侵修真界龙只想水群,不爱待在洪荒木叶教书,然后立于天之上怪猎:这条火龙有特性

宋案和大借款的处理方式提出了一套妥协办法。阎锡山对于黎元洪指陈的“宋案划归法律,静候法庭解决;借款应追认,而审计用途;整顿盐纲,应由国会主持监督” 之建议,极力赞颂,认为是“一言九鼎,万众同声,折衷一是,群言自息” 。他于5月24日致电黎元洪,希望黎元洪仍继任调停之责,并认为南北双方应“各自守其范围,不得横生异议,勿徒逞激烈之谈,挑拨衅端,勿再肆攻击之语,加增恶感。” 。 想看书来

一、还乡视事 调和南北之争(3)

这里需要提出的是,关于《民初政争与二次革命》上编中录有5月13日阎锡山与陕督张凤翙联名发表的攻击国民党,诋毁革命党人的通电问题。据阎锡山回忆,这一电文是在没有征求他同意的情况下发出的。电文内容大略为:“黄兴、李烈钧、胡汉民等,不惜名誉,不爱国家,谗言殄行,甘为戎首。始以宋案牵诬政府,继以借款冀逞阴谋”。并诬蔑黄等“逞私图,推助波澜,妄耸簧鼓。极其用心所至,非借此淆惑观听,演出亡国恶剧,以沦陷我四万万同胞,不足以达其余破坏之目的”。同时还以武力相恫吓:“自今以始,倘有不逞之徒,敢以谣言发难端,以奸谋破大局者,定当戮力同心,布告天下,愿与国民共弃之”。 阎锡山回忆说:“在这段时期中,中山先生深知山西处于北洋势力包围之中,形格势禁,呼应为难,特秘密派人告我沉默勿言,以保持北方之革命据点,俟南军北上,再与陕西会合,进攻北京。我刚奉到此指示不久,陕西都督张凤翙给我一个电报说:彼已与我联名拍发一电,反对李烈钧等行动。我当复电责询其故,张答复我说:此举孙(指中山先生)可谅解。我才知道我所得到中山先生的指示,他亦得到了,以故未得我之同意而出此。这时李烈钧亦有电给我,表示不满,因李与我在士官学校同屋而居,交情甚笃,故他对此颇觉意外,经我复电解释,他才知道这原是一种未曾得到他同意亦未曾得到我同意的苦肉计。盖当时北方诸省除我与张凤翙外,余皆为袁氏基本势力范围,张氏此举,亦可谓为保存北方仅有革命力量的一种权术。”

阎锡山的回忆主要是说,他和张凤翙的通电是未经他本人同意发出的,是张风翙响应孙中山的指导,为保存北方仅有的革命基地的一种谋略。冷静分析,张代阎发电的可能是存在的,因为阎毕竟是靠革命起家的,他当时虽未公开声讨袁世凯,但还不至于完全站在袁世凯的立场上去指斥革命党人。这从以下南桂馨回忆也可得到印证:

民国二年江西都督李烈钧、安徽都督柏文蔚等蓄志反袁,酝酿二次革命,向阎征求意见。阎和我们商酌,仍本辛亥革命前辙,只要湖北发动,陕西、山西立即响应。否则不能衔接,势必为北方军阀各个击破,事甚危险,不能唐突。后来,李、柏等发动而湖北不发,果然不久失败。

从南的回忆说明,二次革命前夕阎锡山是随时有响应二次革命的思想准备的,只是把希望寄托在湖北起义上,由于湖北未起而响应,陕、山也未敢响应。

不管黎元洪如何调处,四都督和国民党众议院的通电,激怒了袁世凯。他下令国务院通电训斥四都督,说他们“张皇宣告,荧惑人心”,“自访国体”,应“绝对服从”中央政府。 并唆使北方将领进行反击。5月15日,袁世凯又下令褫夺黄兴陆军上将衔。5月24日,袁世凯发表谈话,公开诋毁孙中山先生和黄兴,说“现在看透孙、黄除捣乱外,无本领。左又是捣乱,右又是捣乱,我受四万万人民之重托,……若等若敢组织政府,我即举兵征讨之。”

此间,孙中山先生曾要南京、广东宣布独立,两地慑于袁世凯北洋军的威力,均不敢从命。又命陈其美于上海独立,陈以上海势孤,也不敢行动。欲海军宣布独立,而黄兴又主张陆、海并举,实际上也无结果。对此,孙中山无从有所作为。但他以义起兵,以义指挥,而不从者,他也无意强之。

一、还乡视事 调和南北之争(4)

尽管南方革命党人在步调上不甚一致,但对讨袁工作仍在秘密进行:陈其美正在组织锄奸团;黄兴派宁调元、熊越山赴湖北组织革命机关;派谭人凤赴湖南策动军队;命华玉梁赴保定军校、江苏陆军小学等处编组军队。

由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孙中山也曾有一丝和平解决之念。由赵凤昌向南京都督府陈陶怡透露,请陈“速密电中央,免生阻碍”。 汪精卫、蔡元培自欧洲归来,也电袁世凯,表示愿作调和。

但袁世凯见清除革命党人的机会已到,不顾一切,于6月9日竟免去李烈钧江西都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无上真魔云翻雨覆:被美女总裁套路的婚姻重生之一世长安明末朱重八我真的不想重来了转生成恋爱游戏NPC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