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2/4 页)
没有礼貌另说;若教授本人在学校外面还开着公司,除非真叫baojie或“保十洁”,否则,还是“打错了”,说文解字还是在线下玩较爽。至于“你找它干吗”之类,就有非礼之嫌了,和人家急着找工作的小姑娘比,倒显得教授自己是一个“很寂寞”的同志了。
族谱是不靠谱的
专业化的不靠谱之事,当今有三:看风水、做品牌、治疗不孕不育。因为此三种专家门诊给出的承诺,全部都发生在未来,区别只是几年、十年八年乃至下辈子。于此三大专业不靠谱之外,近来犹新增了编族谱一项,以Soho的方式专办几百上千年前的事,属于由阴处往阳里看的风水、逆向的品牌建设、倒推的治疗不孕不育。
因不肯起草即位诏书,朱棣诛方孝孺。朱棣问:“汝不顾九族乎?”孝孺答:“便十族奈我何!”朱棣遂尽捕其族人及学生( 只为凑足十族,燕王也有“十景病” ),当着他的面逐一杀戮。这是600多年前的事了。600年来,中国社会内忧外患动荡不已,苟全性命于乱世的中国人家,到现在能像第五代或第六代导演那么脉络清晰地准确上溯至第五代或第六代者,已属非常不易,何况被一次过灭了血亲、姻亲乃至主要社会关系的老方家。
“便十族奈我何”除了大无畏的勇气,还透着远见之明。方孝孺殉难603周年纪念日,终于有人站出来说:“我们方家的一支在方孝孺被诛十族时侥幸逃了出来,经过600多年后才有了我。”此人是来自合肥的22岁大学生,自称方孝孺第23代孙,证据是国家图书馆藏《 上海著姓望族 》之《 方何宗谱 》( 以另一角度观之,此事既证实了方孝孺有远见,似也表明燕王的高度前瞻性,因其在下毒手之前根本没有理会杀孝孺“则天下读书种子绝矣”的劝告 )。被一一考据出来的还有“唐宋八大家”后人甚至柳下惠后人,后者更是一猛子“由此上溯”到炎黄二老那儿去了。
专家意见不一,大多倾向于族谱并不靠谱。关于方孝孺后人一事,有明史专家说只凭借族谱这一个证明来断定自己为方孝孺的后裔还为时尚早,“还需要其他的旁证,况且族谱也不一定就是真实的”。我个人则倾向于认为,在别人的家事面前,族谱和历史学家都不一定靠谱。“只凭族谱不足为据”有理,毕竟是就封闭的文本而论,若这些专家都是CSI里的那种,那么,除了“君子之德,五世而斩”这个历史学旁证之外,我们就可以用生物学和遗传学的技术手段考据出“君子之DNA百世不迁”,并且拿这个结果来慢慢说事儿了。
我非专家,所感唯有戚戚然。天下寻根认祖之事,通常只寻好人,不认坏蛋,循的是“良祖宗驱逐劣祖宗”定律。此固人之常情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凭着这一信念成为王侯将相之后,王侯将相本人及其后人最想证实的则是“王侯将相,宁无种乎?”若后人不能挺身而出,别说什么君子之德,就连前者的真实性也有可能遭到怀疑。寻根认祖之宏观理学指导是敬宗收族、慎终追远,落实到修谱凡例,操作上便骤然“调控”起来,元代《 闽泉吴兴分派卿田尤氏族谱 》特例“不书五”:“一、不道。谓悖逆大故,忘亲害事,致覆祖宗,伤害风化者,削籍不书。二、乱伦。谓子�父妾,兄收弟妇,弟纳兄妻,男女无别,人所讳言者,削名不书。三、乱宗。谓本宗有应继子孙,不肯受立,而养异姓,招赘婿以乱宗支,据法不书。四、绝义。谓出承人后,赘冒人姓,日改代更,遂忘丘首,及妇人改节,与庙绝者,据义不书。五、辱先。谓为僧道,为尼祝,为巫娼,为娼妓,为伶优,为奴隶,为穿窬,及趋奉异教者,皆削不书。”
书此书彼,认谁不认谁,不仅是一种可操作的文化规范,也早已内化为人之常情。问题是,族谱虽经重重过滤,一旦有人较起真来,也能生出许多是非。近有自考为柳下惠后人的柳哲先生因不满有博客名“柳下秽”者而“不排除通过舆论和法律为祖先讨公道”:“有人怀疑柳下惠是传说中人物,有的非常不恭地说他性无能,我们海内外数百万柳氏后人感到愤慨,向博客网领导提出抗议,要求尽快撤消‘柳下秽’网名,对该网民真实身份进行调查,在博客网论坛首页向柳下惠后人公开道歉。”
认“圣之和者”( 孔、孟评语 )柳下惠为祖,符合“良祖宗驱逐劣祖宗”定律,本来没什么好说的,但“柳下两兄弟,一王一圣人”怎么办?“盗跖”怎么说?“柳下跖怒孔老二”又该如何正确对待?“柳下秽”之辩若因此而扩大化为柳、孔之争,人多势众的海内外孔家后人要是也较起真来,柳氏一门又将如何应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