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一条理由:他可以借此机会同法国外交部长获得一段非官方的相处时间。法国和以色列的关系正处于冰冻期。法国方面的愤怒缘自两名以色列情报官员被捕——他们有意收买法国国防部的一位文官。以色列也愤怒,因为法国最近同意向以色列的一个阿拉伯敌国出售战机和核反应堆技术。然而当伊利亚胡向法国外长攀谈的时候,部长全然不理会他,又故意同埃及驻法大使热络地谈论起中东和平进程的问题来。
伊利亚胡生气了——又生气,又无聊,又没趣。明天晚上他就要回以色列了。表面上,他是要出席外交部的一个会议,然而他同时也计划在红海边的埃拉特逗留数日。他盼望着这次行程。他想念以色列,想念那里的喧嚣声,松木的气味,通往耶路撒冷路上的尘土,加利利山区的冬雨。
一名身穿白色紧身衣的侍者为他递上了香槟。伊利亚胡摇摇头:“给我点咖啡,谢谢。”他在人头攒动的人群中寻找着自己的妻子汉娜,他看到她了,就站在大使馆的代办摩西·塞维尔旁边。塞维尔是位专业的外交家,高傲,矜持,这样的气质完全符合巴黎,符合他的岗位。
侍者回来了,端来了一个银色托盘,上面托着一杯清咖啡。
“不需要了。”伊利亚胡说着,从人群中分开一条路。
塞维尔说:“同外交部长的交流如何?”
“他不搭理我。”
“混蛋。”
大使向他的妻子伸出手去:“咱们走。一堆废话,我受够了。”
“别忘了明天早晨,”塞维尔说,“八点钟和《世界报》的编辑一道用早餐。”
“我情愿去拔牙。”
“很重要的,泽福。”
“别担心。我会一如既往保持我的魅力的。”
塞维尔摇摇头:“那再会了。”
亚历山大三世桥是艾米莉在巴黎最喜欢的景点。夜晚,她喜欢站在优雅的桥拱正中,向着巴黎圣母院方向眺望塞纳河。右侧是教堂的金顶,耸立在巴黎荣军院之上,左侧则是大小皇宫。
晚餐后,路尼带艾米莉来到桥上,向她展示惊喜。他们沿着栏杆,经过桥上的装饰灯、小天使和仙女雕像,一直来到桥面的正中。路尼从背包里取出一个方形的小礼盒递给了她。
“给我?”
“当然是给你!”
艾米莉像个孩子一样撕掉包装彩纸,打开了皮革质的盒子。里面是一只镶着珍珠和钻石的祖母绿手镯。一定花了他不少钱。“路尼。我的上帝啊!太美了!”
“我来帮你戴上。”
她伸出胳膊,挽起了外套的袖子。路尼将手镯绕过她的腕子,合上了箍扣。艾米莉在街灯的灯光下举起手。接着她转过身,用后背靠住了他的胸,然后凝视着河面:“我想就这样死去。”
然而路尼却没再听她的。他的脸上全然没了表情,棕色的双眼盯住了奥塞博物馆。
端着一大盘唐杜里炭烤鸡的侍者其实是受命来监视大使的。他从紧身衣口袋里拿出一只手机,按了一个键,拨通了一个预存的号码。两声铃声后,一个男声响起,背景是巴黎的车流声。
“喂。”
“他走了。”
挂机声。
伊利亚胡大使牵着汉娜的手,引着她穿过人群,偶尔停下来向某位客人道晚安。在博物馆的大门口,一对保镖迎上他们。他们看上去还是男孩,不过一想到这些训练有素的杀手能够不顾一切保护他的生命,伊利亚胡就感到很踏实。
他们走进了夜晚的寒气。加长豪车正在等待,引擎已经发动起来。一名保镖坐在了司机旁边,另一名同大使和夫人坐在后排。汽车启动,驶入贝尔歇斯大街,随后沿着塞纳河岸疾速驶去。
伊利亚胡仰靠在座椅上,闭上了眼睛:“到家后叫醒我,汉娜。”
“那是谁啊,路尼?”
“没谁。拨错号了。”
艾米莉再次闭上双眼,然而过了一会儿,另一个声音传来:两辆车在桥上相撞了。一辆小货车追尾一辆标致轿车,柏油路面上洒满了玻璃碎屑,道路为之阻塞。两名司机跳下车来,开始用疾速的法语厉声呼喝着对方。艾米莉听得出他们不是法国人——是阿拉伯人,也许是北非的。路尼抓起他的背包,走上马路,穿行在静止的车辆之间。
“路尼。你要干什么?”
然而他似乎充耳未闻,继续往前走,不是走向出了事故的车辆,而是走向阻塞在车流中的一辆黑色加长豪华轿车。他一边走一边拉开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