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页)
1910年2月,一条小船从沙湾悠悠驶出,前往嘉定府城。船上一名青年时时眺望船舱外,看两岸树木缓缓向后退去,心中不胜怅然。此时,从他有时闪亮有时凝滞的眼神可以看出,他既有兴奋又有疑问,既怀着希望,又有几分茫然。他嘴里不停地吟诵着什么,那是一首诗:
泛泛水中流,迢迢江上舟。
长夜鼓波澜,助之万里游。
这就是英姿焕发的少年郭沫若。转天又马不停蹄由旱路奔往省城成都。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北部、成都平原的中央。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饶,素有“天府雄区”之称。城内街道整饬,商业繁荣,城外有杜甫草堂、武侯祠、望江楼等名胜古迹,清丽的锦江在城南流过,这一切,都使初来的郭沫若感到新鲜和喜悦。
郭沫若在亲友帮助下很快升入了成都高等学堂分设中学并插进了该校三年级丙班。这所学校在省城颇有名气,是当地数一数二的中学;许多人把升入这所中学看作和秀才及第差不多。对郭沫若来说,事情是如此顺利,是连他自己也没想到的。
可是入学不久,郭沫若就大失所望了。他发现这里其实是徒有其名,一样是一些不学无术的做官的教职员,一样是一些不求上进的骗文凭的学生。他由希望一下陷入失望。焦虑和悲愤之情一时令他难以解脱。虽然,郭沫若常和三五友人一起,纵论国家大事,痛砭时弊,可以倾吐满腹的牢骚,但又苦于找不到解救的有效办法。成都众多的名胜古迹,诸如宏伟肃穆的武侯祠,清幽深邃的草堂寺,宁静旷荡的望江楼,晶莹秀丽的浣花溪,虽曾给他以慰安,但也只能求得暂时的忘忧。
就在他感到失望苦闷之时,中国历史上的转折点辛亥革命的前奏曲轰然奏响,民主革命的浪潮猛然兴起。郭沫若清楚记得那是在他来成都的第二年,1911年6月中旬,四川保路同志会在成都成立 。四川的志士仁人一个个热血沸腾,慷慨激昂,奋勇赴死,为的是推翻专制腐败的清王朝,反对帝国主义。紧接着,武昌首义,不久,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诞生,人们一片欢腾!
在辛亥革命时期,郭沫若始终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这一革命斗争的发展。尽管年纪小,不可能直接参与当时的斗争,但他把发生在身边的保路运动看作和自己息息相关。他甚至把能够亲眼目睹保路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发生发展,看成是自己在成都几年间的最大收获。他后来在《反正前后·少年时代》文中说:“回想起来在成都的几年中,实在是什么收获、什么长进也没有。差可自慰的或者可以说是使我们得以看见了保路同志会的经过,乃至反正前后的一些大小事变、大小人物的真相罢。”
其实,从某种角度某种意义说,郭沫若也是参与了20世纪初叶发生在中国的这一历史变革的。如果说他没有投入实际斗争,至少他是用心,用笔参与了这一斗争的。从现在保存下来的郭沫若早期诗作看,他在辛亥革命时期写了许多旧体诗,真实地反映了他当时的思想和斗争热情。如1912年初夏写的一首《咏牡丹》,全诗是:
绝代豪华富贵身,艳色娇姿自可人。
花国于今非帝制,花王名号应图新。
诗中作者以牡丹比喻清王朝,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没有了帝王,则“艳色娇姿”的牡丹自然也不能再称“花王”了。显然,这里实际是赞颂推翻了数千年君主专制的辛亥革命。另外,他还有一首诗直接写辛亥革命,其中两句是:
蜀道传光复,豺狼庆铲除。
然而,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废除了在中国维系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却并没有建立起真正的人民共和国。而且,令人民十分失望,令革命的志士仁人无限慨叹无限悲愤的是,所谓“胜利”不过是昙花一现,连短期的“共和”都未能维持。正如鲁迅一针见血地指出:
满眼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什么铁路股东是行政司长,钱店掌柜是军械司长……我觉得革命以前,我是做奴隶;革命以后不多久,就受了奴隶的骗,变成他们的奴隶了。
辛亥革命的变形,失败,郭沫若实际也看到了。就在革命的第二年1912年冬天,他写了七律《感时》八首,其七是:
兔走鸟飞又一年,武昌旧事已如烟。
耽耽群虎犹环视,岌岌醒狮尚倒悬。
不用说,他看到辛亥革命已成“如烟”“旧事”,虽然革命高潮时国人热情高歌“睡狮已醒”,所以他在诗中不无讽刺地沿用了“醒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