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页)
上任何一个国家去实现富强,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富强。中国必须建立自己相对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必须拥有自己的镇国之宝——原子弹和导弹,必须自己掌握高科技,这是任何一个别国所不能替代的。“不然一旦风吹草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支援我们完全解决问题。”《周恩来经济文选》第339页。针对苏联的所谓“国际分工论”,周恩来指出:“苏联同志不了解,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不搞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是不成的。”同上书,第330页。针对国内有些人完全依靠苏联的想法,周恩来说:“我们要靠自己,有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的帮助当然很好,没有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的帮助,我们也要建设社会主义。”同上书,第329页。“我们这么个大国,不可能设想一切要靠苏联帮助来解决问题。如果靠到苏联身上,苏联根本不能担负。”同上书,第403页。
第二,任何损害中国独立的外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1958年7月31日至8月3日,赫鲁晓夫到中国访问,要中方答复不久前苏方提出的“关于建立联合舰队与长波电台的建议”,妄图控制中国,当即遭到毛泽东、周恩来的严正拒绝。此后,中苏关系渐趋疏远。1959年6月,苏联单方面撕毁了1957年10月15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关于生产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以及在中国建立综合性的原子工业的协定》。对此,1959年7月,周恩来指出:不理他那一套,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8年时间搞出原子弹。1960年7月11日,周恩来批示,发展科技,突破尖端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立足国内”的方针。在一要、二学、三买、四钻的四个方面,他特别强调“钻”:“不管要到、学到、买到与否,或者多少,主要还靠自己钻研,自己不钻,不仅不能有独特的创造发明,而且也不能把要到、学到、买到的用于实际和有所发展。”参见《聂荣臻回忆录》(下),第807—808页。实践证明尖端科技国外是不会转让给我们的,只能靠自己去攻关,去拼搏,去创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立足国内”是完全正确的。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周恩来说:我们能不能自力更生地攀登科学技术高峰,这不仅在国外而且在国内,都是有人怀疑的。但是,随着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现在应当是扫清一切自卑感的时候了。我们希望全国所有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同志们,树立雄心壮志,大胆发明创造,一个又一个地攻破现代科学技术的尖端,为祖国作出更加伟大的贡献。
第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立足国内,不等于盲目排外、闭关自守。周恩来指出:科学技术不分国界,对全人类都是有用的。我们要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尽可能迅速地用世界最新的技术把我们国家的各方面装备起来。只要我们放眼世界,博采众长,努力拼搏,就可以加快科技发展的步伐,突破尖端,后来居上。他说:“我们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是我们有先进经验可以学习,有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可以利用,这样可以扩大我们的眼界,所以我们前进的步伐可以加快。”《周恩来选集》下卷,第412—413页。怎样学习、利用?其一,要重视科学技术的情报信息工作,及时掌握国外科学技术发展的情报资料,知道哪个地方哪门科技是最先进的,明确学的对象。在周恩来关心下,中国科学院建立了情报所。1963年周恩来领导制定“十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时,科学技术情报工作被列为重点之一。科技情报信息工作的发展,在学习、利用国外先进科学技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二,从人才培养方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按照我们所最急需的门类,派遣专家、优秀的科学工作人员和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出国学习、取经。请国外专家来中国传授知识。从技术设备方面采取引进的办法。50年代,周恩来领导了从苏联引进技术、设备的156项重点工程的建设。他要求认真学习和推广这些项目“从设计、施工、安装直到开工生产的技术经验”《周恩来经济文选》第185页。。60年代和70年代,周恩来领导了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技术、设备的工作。1974年,周恩来针对我国广东、上海、东北能源短缺的状况,十分关心核电站引进考察情况,要求早日引进核电站。实践证明,他的想法是完全正确的。其三,向外国长处学习,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要同创新结合起来。50年代,周恩来指出:“要独立思考,避免盲从,不要迷信。”同上书,第257页。60年代,他进一步指出:“外国一切好的经验、好的技术,都要吸收过来,为我所用。学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