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浩大的大阅兵。领队的是800名俄军,后面依次是日军、英军、美军、法军、德军、意军和奥军。各国公使和司令官以及军事记者、使馆职员、侍卫队都参加了阅兵式。阅兵完毕,英军燃放礼炮,宣告*开始,八国侵略军就是从这里列队进入故宫的。他们一路鼓乐齐鸣,一路哄抢我们的国宝。”
早就听说过八国联军哄抢故宫的屈辱事件,想不到他们还会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公开对中国人进行侮辱。听着听着,董立敢感到像是有一块大石头压在了自己的心上,他的呼吸也变粗了。
指导员接着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要饮水思源,通过了解国旗,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使全国人民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热爱祖国、爱护五星红旗、积极传播爱国主义精神的典范,让爱国主义情操永远激励我们团结奋斗,让五星红旗在伟大祖国的上空永远飘扬。”
董立敢简直是太高兴了,他搓着双手激动地说:“指导员,你的话真是说到我心里去了。我也是这样想的,可就是表达不出来。”
指导员又笑着说:“你们五班担负着升国旗的光荣任务,每个人都应该既是过硬的升旗手,又是合格的国旗宣讲员。你先去搜集资料,然后整理出一份国旗知识讲稿,让每个战士都要熟悉这份讲稿的内容。”
“是!”董立敢兴奋地向指导员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每逢周末,董立敢都会背上军用挎包带着纸和笔到有关单位去搜集查阅与国旗有关的一些资料和图片。
随着国旗知识的积累,董立敢越来越意识到国旗对于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他猛然感悟到,原来国旗还有着那么多他以前不曾知晓的深刻含义。
董立敢的国旗知识越来越丰富。
他了解到,早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经有人认识到了旗帜的作用,从而出现了旗帜的雏形。那时,原始部落逐渐扩大,围猎、战争、彼此之间的联系都迫切需要一种信号和标志,于是人们就用一根长棍绑上一个东西,作为一个部落的象征和对部落神灵的崇拜。
2 第一任国旗班班长和博物馆馆长的相遇(2)
旗帜在古代,曾是城邦的标志。《周官?司常》中有“日月为常”的语句,疏:“天子之旗有日月星辰,诸侯旌旗无日月星。故有开龙降龙。”
旗帜还有区分人们社会身份和等级的作用:“旗,系爵秩、尊卑不同之徽帜。”
《说文解字》上说:“旗有众羚以令众也。”可见,旗帜在中国古代是册命诸侯、大夫的封物之一,也是诸侯、大夫权力和封邑的象征。按爵秩高低,旗帜又分为不同的等级。
到了近代,国旗成为国家的象征。它是指国家独立之后,作为国家或民族独立的一种标志。国旗是与一个国家的尊严紧紧连在一起的。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悬挂着的国旗就代表了国家的主权。最早以立法形式制定国旗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时候。
董立敢还了解到,悬挂国旗有很多规则,大多数国家都通过立法的形式来确定升挂国旗的办法。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规定,但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当与其他旗帜一起排列时,国旗应当最早升起,最晚降下。国旗还应当处于显著的位置,置于中心或较高处。列队举旗时,国旗应当在其他旗帜之前。
(2)升国旗时国旗应当升到旗杆顶端,降旗时不能让旗帜落地。下半旗致哀时,一般先升到杆顶,再降到旗杆的上三分之一或一半处。
(3)国家领导人出访时,汽车上应悬挂两国国旗,驾驶员左首为主方国旗,右首为客方国旗;升挂三国国旗时,主方国旗居中,其他两国按国名的英文字母排列,顺序在前的排在主方国旗的右边,在后的排左边。四国或以上国旗并挂,按英文字母从右到左依次排列。
(4)联合国旗与成员国国旗并挂时,应保持同一高度,同一大小。
(5)悬挂不同比例的国旗时,应当尽量使国旗面积大致相同。
更让董立敢大开眼界的是,原来,在伟大的五星红旗诞生之前,中国曾经有过几种不同图案的国旗。当然,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这些国旗都寿命不长。
史载,1900年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洋务派首领李鸿章在同各帝国主义国家举行外交谈判时,看到别国政府都悬挂国旗,认为中华帝国也应有一面国旗。于是,便向慈禧太后奏请制定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