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4/4 页)
针,却遭到了不愿放弃苏区一寸土地的大多数与会者的强烈反对。
*即席发言,力挺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根据敌强我弱和湘敌强、赣敌弱的实际情况,我军应实行诱敌深入的方针,先向根据地退却,然后寻找战机,等待敌人疲惫之后,再在运动中加以歼灭的战略决策。”
*的红四军是当时中央苏区的主力部队。
*的这一表态,促使大多数人转而赞成毛泽东的意见。
战前,毛泽东参加了*红四军的誓师大会,并朗读了一副对联: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十二月二十九日,敌前线总指挥张辉瓒率两个旅一万四千余人向龙岗轻率冒进。
毛泽东抓住这一有利战机,调集三万红军主力打歼灭战。命令黄公略率红三军在龙岗设伏,并令*的红四军火速开往龙岗歼敌。
三十日,正在向上固行进的*立即改变行军路线,并手书“上固无敌,敌在龙岗,望全军将士奋起精神歼灭之”的命令,让参谋人员将命令抄写在数扇大门板上,竖在必经路口,以便每个指挥员一看便知。
是役,全歼国民党军两个旅,*的红四军活捉了敌前线总指挥张辉瓒。
用兵如神的毛泽东以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让红军将领们折服,第二次、第三次反“围剿”时,对毛泽东的战略战术再无异议。
一九三一年二月,蒋介石派何应钦坐镇南昌,调集20万大军对江西苏区进行第二次大“围剿”。
毛泽东又采取“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指挥红军主力大踏步进退,寻找战机歼敌。
*的红四军在富田至东固的七寸岭、观音崖,将蒋介石的“御林军”四十七师一举歼灭。
紧接着,*指挥红四军与红三军十五日内横扫七百里,五战五捷,歼敌三万余人。
毛泽东诗如潮涌,盛赞*“飞将军自重霄入”、“横扫千军如卷席”。
一九三一年七月,蒋介石亲挂帅印,发誓“不获全胜,不回南京”,指挥三十万大军自北而南,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三次大“围剿”。
在毛泽东的指挥下,红四军、红三军于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