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页)
意味着,在最肤浅的层次上,我们对他人有严格的仁慈责任:我们必须为促进他们的福利而努力;我们必须尊重他们的权利,避免伤害他们,并且通常总是“努力尽我们所能,促进其他人的目的的实现”。因此,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政府尽可能为人们谋福利和尊重每个人的权利。
犹太教及其改善世界的目标差不多始于4000年前,是随着亚伯拉罕和一种革命性的思想——一神教的出现而开始的。亚伯拉罕获得的这一启示使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人的使命也发生了变化。异教徒的宗教通过享乐主义和“一切以人为中心”降低了人的地位。一神教则提升了人的地位,将宗教关注的焦点从“自以为是”转移到“因行称义”上——人只有执行上帝的诫律,体现自己的仁慈、善良、谦恭和同情,才能为世界带来正义、和平与和谐。《塔木德》说,当一个人死后升入天堂,他会被问道: 。 想看书来
犹太文化与和谐社会(2)
你是否诚实地工作着?
你是否腾出时间用于学习?
你是否参与繁衍后代的生殖活动?
你是否努力地自救?
你是否探讨智慧的哲理?
你是否深入探求事物的本质?
只有每天追问自己这些问题的人,才有可能领到去天堂的钥匙。成功是犹太人的一项无穷无尽的任务,他们要努力奋斗,摆脱一切艰难困苦,去修复破碎而不够和谐的世界。这也是犹太人强调教育、重视学习的原因。这一责任和使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犹太人,去救济他人、改善环境,为受压迫者寻求公正,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在犹太人的心目中,成功不应以一个人获得财富的多少来衡量,而应以他在成功的路上克服的困难来衡量,以及在真正成功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来衡量。成功意味着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利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善残破的世界,从而实现道德的完善和精神的超越。
《托拉》历来教导人要充分地享受生活:“我将生死、祸福陈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拣选生命,使你和你的后裔都存活。” ② ()而“无论谁拯救了一条生命就是拯救了整个世界”这句话所强调的则是每一条生命的价值。
犹太教对生命的尊重及其传递给全人类的讯息体现了“修复世界”的最终目标。《圣经·以赛亚书》(2:4)教导说:“他们要将刀打成犁头……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这一重要教诲如今镌刻在了联合国总部所在街道对面的拉尔夫·巴赫公园的一堵用以赛亚命名的墙上。追求和平是犹太教的核心,也是对希望“修复世界”的人们的激励,因为选择活着意味着无论在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都要尽力保存生命。
也许犹太教对生命的高度尊重,以及认为每次拯救一个人也是在拯救“整个世界”的使命观,正是众多的犹太人进入这一“修复行业”的原因之一。迈尔斯·D。斯多福说:
几乎每一个所谓“修复性”职业中,如医学、心理学、法律和道德标准的制定、对年轻人的教育或是对公众思想的塑造等,“圣书之民”——犹太人都让世人深深感受到他们的存在。无论这些研究者、从业者是否是犹太教的虔诚信徒,他们似乎都在履行“犹太人的使命”:“努力使我们的世界成为一个更加美好的居住地……”
因此,大多数犹太人真诚地意识到他们生活必须要有意义。生存于世不是为了逃避死亡,而是为了拥抱生活。所以当犹太人离开这个世界时,他留下的远远不止是沙滩上的脚印。社会期望他为后代——自己以及他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的后代,留下不可磨灭的贡献。
犹太哲人希勒尔说:“我不为我,谁会为我?若只为我,我为何物?此时不为,更待何时?”
一个人如果重视自己、尊重自己,他就会期望为自己获得最好之物——最好的医疗护理、最好的生活。如果一个人有义务,如希勒尔所说,不只为自己,那他就会像提升自己的需求一样,为提升人类的需求而努力。
犹太教承认人类自私和自我放纵的本性,并以此促进性格的发展。自私的对立面是无私。自私和无私就像蝴蝶一双对称的翅膀,看起来互相排斥,然而,一旦轻轻地共同振动起来,就可以令蝴蝶优雅地飞翔在空中。这就是犹太人的和谐观与平衡论。
犹太人的反省意识与危机哲学(1)
犹太教回溯至公元前三千年先祖亚伯拉罕时期,它就已经成为哲学与哲学争论的丰富来源——首先就是希伯来人的自我概念和他们的律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