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页)
福却带领比亚迪进入到设计领域,只要客户提出需求,比亚迪就可以设计出相关方案。 巴菲特看中王传福 之 垂直整合,占领整条产业链 其实,比亚迪的突围之路,就是一条垂直整合之路,通过这样的垂直整合,进而占领整条产业链。在王传福看来,这样的能力才是制造企业的命门。而在整个垂直整合战略中,最核心的是研发和设计技术,“一个产品的质量分为两部分,就像人一样,一部分是先天的基因,一部分是后天的培养。如果先天设计不好,怎么造也是造不好的。制造工艺弥补不了设计缺陷。实际上产品70%仭�80%来源于他的设计,20%仭�30%来源于他的制造,设计得好,70%仭�80%的品质就保证了,制造上也要把它造好。” 而王传福现在所做的,就是在占有设计、研发技术。有了这些技术支撑,即便比亚迪想进入其他领域,也同样具有先发优势。而比亚迪的下一步就是要进入手机软件领域。现在诺基亚在手机软件领域的采购额已经超过数十亿美元,而凭借苹果iPhone一夜成名的软件制造商们更是让王传福蠢蠢欲动。当然,因为拥有雄厚的技术积累及研发经验,比亚迪会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现在,它需要的仅仅是时间。
在模仿中创新,比亚迪成为了“正在潜行的大鳄”
王传福不仅对技术没有恐惧,对于专利也没有任何畏惧,他在千方百计地规避着别人的专利。当别人质疑他这种抄近路的做法时,他反而会理直气壮地说:“一种新产品的开发,实际上60%来自公开文献,30%来自现成样品,5%来自原材料等因素,自身的研究实际上不过只有5%左右。” 比亚迪的飞速发展令人震惊。王传福用了八年时间让比亚迪成为全球电池大王,和三洋、索尼等全球电池巨头同台竞争;用了五年时间,让比亚迪在手机代工领域成为世界代工大王富士康的头号敌人,连视其为眼中钉的敌人也不得不感慨“一夜醒来,突然发现比亚迪从一只猫变成了老虎!”在进入汽车领域后,仅用了六年时间,比亚迪就占领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制高点,俨然已经扛起了“内燃机”掘墓者的大旗。 人们在探讨比亚迪飞速发展的原因时,都不得不提到它的“山寨功”。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王传福的不耻模仿,才飞速造就了今天的巨无霸比亚迪。 比亚迪自成立以来,一直以模仿者身份现身。锂电池生产工艺模仿日本,从富士康挖人过来,模仿富士康建立自己的手机代工制造生产线,这让郭台铭恼羞成怒,不仅把比亚迪一纸诉状告上法庭,双方更是开始了无休止的口水战。当得知巴菲特巨额投资比亚迪后,郭台铭甚至写了一封公开信,亲自质问巴菲特“为何投资窃取商业机密的公司?敢不敢开比亚迪汽车上下班?用何种专业判断比亚迪的潜力?” 在进入汽车领域后,比亚迪的模仿更为彻底与凶猛。在很多人看来,销售量已经突破30万的F3是对丰田花冠彻头彻尾的模仿,不论从外观还是从内饰,都完全模仿,甚至比亚迪F3上的零部件都可以在丰田花冠上使用。 而且,比亚迪F3的销售人员,在销售F3时也从不避讳F3是模仿花冠的。销售人员为了促销总是在刻意宣传这两款车之间的相似性。甚至有一些销售点推出了这样的服务:用户在买了F3后,只要再加几百元钱,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帮助车主换上丰田的标志。 事实上,从F3开始,比亚迪推出的每款车都在模仿别人。随后推出的F0与丰田AYGO的外形很相似,F6酷似丰田凯美瑞,F8被爆出模仿奔驰C级的消息,但是,与这些知名品牌相比,比亚迪产系列汽车却可以便宜一半甚至更多的价格。 曾几何时,很多业内人士都很不耻比亚迪的所作所为,纷纷认为比亚迪在粗劣地抄袭,不可能取得成功。他们在很多场合都指责比亚迪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模仿者、抄袭者、跟进者”,尽管他的创始人王传福口中满是“创新与核心技术”。但是,在经过几年的发展后,当比亚迪从奇瑞手中夺过单月销售冠军时,或许很多竞争对手都在一夜之间发现比亚迪成为了正在潜行的大鳄。 可以说,比亚迪无论是在电池、电子产品代工还是在汽车制造领域,走的都是一条“逆向开发”的道路。以汽车研发为例,比亚迪在进入汽车领域的时候,王传福并没有急着研发自己的汽车,而是时常到世界各地转悠,花数千万钞票买回那里最畅销的汽车,然后让比亚迪的技术工程师们将它们拆下来,研究里面的技术。根据他们掌握的各项优质技术,组建起比亚迪的汽车。对此,王传福曾经说:“汽车也就是四个轮子一个外壳,任何一部车都难免和别人有一些相似的元素。我不会从头开始去创造一部车,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