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页)
善。江苏吴江诗人吴兆骞,字汉槎。少负大名,与华亭彭师度、宜兴陈其年,并称“江左三凤”。因蒙顺治十四年(1657年)丁酉科场冤案,被遣戍宁古塔。他闻知后,应顾贞观之请,为之斡旋,遂得赎归。未几,吴兆骞殁于京师,他复出资,以助丧葬。此行,为当时士大夫所称道。纳兰性德举康熙十一年(1672年)乡试时,其座师为徐乾学。纳兰性德31岁病逝。逝后,康熙三十二年(1691年),徐乾学又为其诗词著述辑刻,遂成后来传世的《通志堂集》。《通志堂集》中,多有咏唱鄂东江山的诗词,帅承瀛颇为喜爱,他不时地吟咏。这里有:其《柳条边》诗,自注云:“边墙也,以柳为之,在江外。”
诗云:
是处垣篱防绝塞,
角端西来画疆界。
汉使今行虎落中,
秦城合筑龙荒外。
龙荒虎落两依然,
护得当时饮马泉。
若使春风知别苦,
不应吹到柳条边。
其《杨子江》诗,自注云:“即混同江也,金史有宋瓦江,旧志遂以混同、杨子为二江,误矣。”诗云:
宛宛经城下,
泱泱接海东。
烟光浮鸭绿,
日气射鳞红。
胜擅佳名外,
传讹旧志中。
花时春涨暖,
吾欲问渔翁。
又,其《杨子江》诗云:
弥天塞草望逶迤,
万里黄云四盖垂。
最是杨子江上月,
五更曾照断肠时。
帅承瀛的生父帅上敬、从父帅上钰,亦曾在雷池山就读。
帅承瀛到雷池山就读,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龙泉寺方丈元空法师与他甚熟,并有其同窗学友普丘在此出家,剃度为僧。此时,他虽然有老师林敏功相教,但是元空法师,乃学富五车,自是能够得到好多指点。
帅承瀛来到龙泉寺后,拜见了元空法师,便住进西阁。
这夜,月朗星稀,高天明净,只有松涛作响,遂愈显得山谷万籁俱静。
帅承瀛一时睡不下,便走出屋,站在院内乘凉观景。这时,只听得从讲经堂里飘来元空法师讲经的声音
帅承瀛听了,觉得这是佛家在讲道说法,与自己无关,遂返回屋去。正待他有些昏昏欲睡时,忽听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他急忙迎了出去。一看,见是元空法师。于是,便引他进了屋来,随即二人叙起话来。
元空道:“此来有何感受?”
帅承瀛道:“我只是想让法师早日给我上课,以开愚顽。”
元空听了,笑道:“你的第一课,我已经给你上过了。”
帅承瀛有些不觉,说道:“上过了?哪里?”
元空道:“你方才不是站在外面听我讲经了吗?我已看你站在月下了。”
帅承瀛道:“不过,那是佛家之经典,与我这个学子有何干?”
元空道:“同出一理也。我不是说过这样的话吗,‘要从动中识静,从静中悟性’”。其实,潜心学界,用心求知,也是佛心也。”
帅承瀛并未全懂他的话,想再听下去。哪想,元空却讲起雷池山的景致来。他讲过了雷池山,又讲龙泉寺。他说道:“这龙泉寺,是你家前人曾读过书发迹的地方。你知道它有多少景观?”
帅承瀛有些目瞪口呆,没有能回上话。
元空也没有等他回话,继续说道:“龙泉寺有十六个景观,其为:松门塔影、讲台松风、瓶峰晨翠、螺峰夜月、吐符应生、龟石朝日、蟠石龙松、象山晴雪、狮口钟声、石门弥勒、龙泉演梵、石径梨花、悟公塔院、西阁客灯、鼓亭落日、万松主照。其实,也不止这十六景,你看那雷池山山脉,重峦叠障,起伏连绵,再配以那无尽松涛,茫茫林蔼,森森花草,兼流泉汩汩,鸟语声声,寺钟悠远,岂不形成一个巨大、浩瀚、波澜壮阔的鼓乐海洋!即便你静下来,其声则起矣;待你动起来,其声则静下哉。动潜于静中,静生于动里,这不正是我今天之所述吗!”
帅承瀛听了这才有所悟,深感元空所谈哲理之深邃。但是,他并未插话。
元空接着说道:“你读书求识,亦同一理。在你诚心静下来求读时,即使外面有万顷松涛涌来,你也会不觉其声;待你松弛志向,闯浪于繁华世事时,纵然外面已是万籁俱静,你也会意马心猿。这也当是你所以要到雷池山来求读的根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