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71节(第1/3 页)
</dt>
&esp;&esp;处理过陈瑄之事后,朱允炆又翻看了几份奏章,不痛不痒,并没有多少大事。
&esp;&esp;打开一份奏章,仔细一看,朱允炆不禁一笑。
&esp;&esp;杨士奇在国子监干得不错,只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便完成了各类学科的重新编排,在经史子集课程之外,分设了数学、商学、农学、地志天文学、兵学、医学等。
&esp;&esp;为了避免监生压力过大,精力分散,主课业仅仅包含了四书五经与数学,但无论是谁,想要从国子监肄业,都必须兼修两门杂学。
&esp;&esp;杨士奇还天才地提出了一个构想,将国子监六堂改设为下三堂、上三堂。
&esp;&esp;下三堂,修三年,理解四书五经,初步掌握数学、两科杂学。
&esp;&esp;上三堂,修三年,深解四书五经,掌握更高数学,精研两门杂学。
&esp;&esp;杨士奇的提议正合朱允炆的心意,京师初等学院是小学,府州县学是中学,国子监是大学。
&esp;&esp;可在京师之中,它没府州县学,只有国子监……
&esp;&esp;所以,京师初等学院的出路,只能在国子监身上想办法。
&esp;&esp;小学直接升大学是不合适的,而杨士奇提出的下三堂,在朱允炆看来,便是中学一级的存在,嗯,国子监附中。
&esp;&esp;朱允炆发现杨士奇这个在江湖上飘过的,与其他国子监祭酒明显不一样。
&esp;&esp;无论是洪武时期的国子监祭酒宋讷,还是张显宗,亦或是后来的程师周,他们对国子监的管理,那就是循规蹈矩,虽有革新,但总逃不出抓纪律、抓典型,真正体制上的变革,没有出现过。
&esp;&esp;当然,也不能全怪他们,太祖时间,还也轮不到他们改制……
&esp;&esp;杨士奇的奏折最后,内阁解缙的批示是:善。
&esp;&esp;朱允炆微微点头,在革新国子监这一点上,解缙并不固执,于是提笔写道:“极善,准了!”
&esp;&esp; 心肺复苏救人(一更)
&esp;&esp;东水关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三国孙权时期,是古秦淮河流的枢纽。
&esp;&esp;十里秦淮的“龙头”,便是东水关。
&esp;&esp;朱元璋时期,为了控制秦淮河水位,将东水关作了改进。整个东水关为砖石结构,设置有上、中、下三层,每一层均有十一个“券”。
&esp;&esp;这里的“券”,并不是买东西的优惠券,而是大家经常看到的“偃月洞”,类似于桥洞。
&esp;&esp;最下面一层“偃月洞”设置有水闸,可通过水闸大小来调节秦淮河水位,上面两层,则是藏兵洞,外面设置有铁栅栏,以加强防御。
&esp;&esp;东水关是进出京师的水道要地,繁华已久,无数船只停留此处,鳞次栉比,铺满河面。
&esp;&esp;渡口处。
&esp;&esp;一艘中型河船靠岸,两位年过四十,背着木匣的中年人下船上岸。
&esp;&esp;左侧之人身材中等,略有些发福,面目和蔼,短小胡子,嘴角右侧长着一颗黑痣。右侧之人身材修长,偏瘦,每说几句话,总习惯性地捋下长胡子。
&esp;&esp;“郁兄,这便是京师金陵了啊。”
&esp;&esp;匡愚捋着长胡须,眼神中带着几分期许。
&esp;&esp;郁震抬手拍了拍并不明显的肚腩,看着雄伟、繁华的东水关,赞道:“看来破败已成过去,如今这世道,日益昌盛,此乃国之大幸。”
&esp;&esp;“哈哈,是极。不过灾民在何处,为何我没有看到?”
&esp;&esp;匡愚张望着,眼前似乎只有商贾、士民,并未见有破落之人。
&esp;&esp;“那里是商贾要地,也是官府码头,你看那里如何能有收获,匡兄,前面看不到的时候,就该回头了。”
&esp;&esp;郁震颇有深意地说着,然后转过身去。
&esp;&esp;匡愚也转身看去,只见河流对岸不远,